老师同学看过来,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来啦!
本届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主题为:“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通过诵读、讲解等语言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从中华经典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时代精神,展现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与创新,助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活动如何参与?随小编一起来了解详情↓↓↓
赛事分类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组织两类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见附件1)、“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简称讲解大赛,见附件2)。
另外,“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参赛者可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见“阅读原文”),登陆大赛官网,个人自主报名参加相关赛项比赛。
附件1
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
一、活动主题
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
二、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州大学
三、参赛对象与组别
(一)参赛对象
全省大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及社会 人员。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语委,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语委,各高等院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省属中小学校统一组织报名。
(二)参赛组别
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职业院校学生组(含中职、高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组、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组(鼓励家庭成员组队),共7个组别。
(三)参赛人数
每组可个人参赛,也可2人(含)以上组成团队参赛,团队参赛过程中人员不得替换、不得增加。除社会人员组外,其他组别的参赛者仅限本组别人员。
四、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二)形式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3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时长为3—6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
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须与赛事平台填报信息一致。大赛官网提供片头模板和字幕标准。赛事平台填报信息时应完整填写诵读文本内容、参赛作品亮点等。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视频和音频,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三)其他要求
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鼓励以团队形式诵读。
每人最多可参与个人和团队诵读作品各1个。每个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正确、规范填写参赛者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单位或学校等信息。作品经赛区管理员确认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
五、赛程安排
(一)各单位初赛:2023年6月20日前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原则上要以现场比赛的方式组织初赛。根据初赛结果,各单位按照分配的名额推荐参赛作品,进入全省复赛。
(二)省复赛:2023年6月25日至7月5日
承办单位负责组织对复赛入选作品(视频)进行评审。为保证公平公正,评审专家原则上由主办单位委派。评审小组将分别选出小学生组35个、中学生组25个、职业院校学生组20个、大学生组30个、留学生组7个、教师组25个、社会人员组8个作品,共150个作品,进入全国复赛。
每个学校或单位在同一组别中被推荐的作品不超过2个。同时,专家评审组将在省复赛中推选小学生组、中学生组、职业院校学生组、大学生组、教师组各组排名前8个作品,留学生组、社会人员组各组排名前3个作品(共46个作品)参加全省决赛,角逐一、二等奖。另外104个作品,将根据所有入围全国复赛的参赛作品成绩排序,确定各组全省三等奖、优秀奖(具体获奖数量将根据各组别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进行适当调整)。
(三)省决赛:2023年7月10日至7月20日
全省决赛采取现场诵读评审形式,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组现场观演打分,并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每组一、二等奖的获奖等次,同时设优秀组织奖(集体、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决赛地点:广州大学。决赛安排将另文通知。
(四)国家复赛:2023年8月
7月31日前,我省将择优推荐150个作品参加全国复赛(每个学校或单位在同一组别中的被推荐作品不超过2个,若入围作品超过2个则取排名靠前的2个),推荐参加国赛的名单将点对点通知相关选手。
承办单位组织推荐选手使用赛区比赛时登记的手机号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网址:www.jingdiansxj.cn),填写基本信息、下载作品片头模板,按要求合成作品并上传。
赛区管理员使用官网账号确认推荐作品。请务必按要求于7月29日17:00前将作品上传。
国家组织专家对复赛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入围国家决赛的参赛作品。
(五)国家决赛:2023年9月
决赛分为半决赛和总决赛。根据所有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优秀奖,其余作品进入总决赛,角逐一等奖、二等奖。总决赛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六、参赛办法
(一)名额分配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语委,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语委推荐作品小学生组5个、中学生组4个、职业院校(市属中职)学生组1个、教师组4个、社会人员组2个;各高等院校推荐大学生组1-2个、留学生组1个(无留学生的院校不报送)、教师组1个;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省属中小学校分别推荐职业院校学生组/中学生组/小学生组1个、职业院校教师组/中学教师组/小学教师组1个进入全省复赛。
(二)报送时间
各单位作品报送时间截止至2023年6月20日(以当地收件日期或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三)选拔方式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语委,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语委,各高等院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省属中小学校等单位组织初赛进行选拔,并统一推荐报送参加省复赛作品。
(四)上交资料
1.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见附件1-1)。请同时将该汇总表的EXCEL表格以及盖有公章的PDF电子扫描件合并为一个文件夹,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2112020033@e.gzhu.edu.cn。邮件标题及文件夹(包括每个文件)统一命名格式为“报送单位+2023年广东省‘诵读中国’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
2.视频文件。每个参赛作品独立一个视频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报送单位+组别+参赛者姓名+参赛作品名称”。所有的视频文件按照参赛组别分别归入不同的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为 “报送单位+组别”。
以上两项材料拷贝至U盘,U盘面贴标签备注“报送单位+2023年广东省‘诵读中国’大赛参赛作品”。请将U盘与《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附件1-1,纸质盖章版)特快专递至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快件正面注明“报送单位+2023年广东省‘诵读中国’大赛”。
请各组织单位严格按照分配名额及相关要求以单位名义统一报送,否则作废处理。请确保U盘数据不会丢失,寄出后请及时电话确认是否收到。
收件人:康老师
电话:13843669617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510006
大赛指定邮箱:2112020033@e.gzhu.edu.cn
大赛工作人员咨询QQ群:491361193(每个单位限1名工作人员加入)
承办单位按照大赛方案相关规定要求,对报送的作品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提出处置建议。
七、其他事项
省决赛参赛者交通、食宿费由派出单位负责。
八、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林老师、冯老师
电话:020-37626370、020-37627910、18137645635
邮箱:gdsywb@gdedu.gov.cn
附件1-1: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
附件2
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举办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并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三、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留学生及广东省大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分为小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含中职教师)、大学教师组(含高职教师)、大学生组(含高职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组,共5个组别。
四、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列入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
参赛教师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按照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诗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录制以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
参赛大学生及留学生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讲解诗词作品,并阐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
(二)形式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3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为5—8分钟,清晰度不低于720P,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参赛者须出镜。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信息,信息须正确、规范,与赛事平台填报信息一致。大赛官网提供片头模板和字幕标准。
(三)提交要求
每人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
五、赛程安排
(一)在线测试:即日起至5月25日
各单位组织参赛者于5月25日前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www.jingdiansxj.cn),进入“讲解大赛”专区,正确选择参赛地区“广东省”,按照参赛指引自主完成报名,并参加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选手相关报名信息将不予更改,若出现前后身份信息、手机号码不一致则取消参赛资格。
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可进行3次(以正式提交为准),系统将确定最高分为选手在线测试最终成绩。60分以上合格。测试合格者方可有资格按要求录制视频参加下一轮各单位初赛。达标分数线将通过全省统计和国赛录取人数动态划定。在线测试成绩仅作为入围初赛的依据,不计入初赛总成绩。
(二)各单位初赛:6月1日至6月30日
各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根据主办方通过平台公布和向单位发放的初赛达标名单,在组织专家评选视频进行遴选后,原则上以现场比赛的方式自行组织初赛。
6月30日前,根据初赛结果,各地级以上市教育部门、语委,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语委推荐作品小学教师组15个、中学教师组10个;各高等院校推荐大学教师组2个、大学生组5个、留学生组1-2个(无留学生的院校不报送);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属中小学校分别推荐中学/小学教师组1个进入全省复赛。各单位请于2023年6月30日前将《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EXCEL表格及加盖公章的PDF扫描版)(见附件2-1)发至大赛指定邮箱:91122003119@bnu.edu.cn(联系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阮老师,0756-3683561,珠海市教育局欧阳老师,0756-2121184)。
同时,各单位组织所推荐参赛者于6月30日24:00前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提交视频作品参加省复赛,未按时提交者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三)省复赛:7月1日至7月15日
承办单位负责组织对复赛入选作品(视频)进行评审。为保证公平公正,评审专家原则上由主办单位委派。评审小组将分别选出小学教师组40名、中学教师组40名、大学教师组30名、大学生组30名、留学生组10名,共150名进入全国决赛。每个学校或单位在同一组别中被推荐的作品不超过2个。同时,专家评审组将在省复赛中推选小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大学教师组、大学生组各组排名前9个作品,留学生组排名前5个作品(共41个作品)参加全省决赛,角逐一、二等奖。另外109个作品,将根据所有入围全国复赛的参赛作品成绩排序,确定各组全省三等奖、优秀奖(具体获奖数量将根据各组别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进行适当调整)。
(四)省决赛:7月20日至25日
全省决赛采取现场讲解评审形式,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组现场观演打分,并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每组一、二等奖的获奖等次,同时设优秀组织奖(集体、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决赛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在省复赛中获得晋级全国决赛资格的获省三等奖、优秀奖及其余选手将同时列席观摩全省决赛,并参加国赛培训。省决赛培训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全国决赛:8月至9月
全国决赛分为半决赛和总决赛。根据所有入围半决赛的作品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优秀奖作品及入围总决赛的参赛者。通过总决赛确定一等奖和二等奖作品。
各单位组织入围全国决赛的参赛者根据国赛培训和专家指导意见,做好诗词讲解视频作品的终版修改和完善工作,于2023年7月30日前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官网,填报参赛基本信息并上传作品,继续参加国家决赛。参赛者可随时通过官网查看赛事通知及相关要求。同时,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微信公众号(zhjdsdgc)、抖音官方号、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和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号等获取大赛相关信息。
六、咨询、联系方式
(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阮老师,0756-3683561,
13928044940
(二)珠海市教育局:欧阳老师,0756-2121184,13825658509
(三)组委会办公室:林老师、钟老师,020-37627910、37626370,15018786189
附件2-1:2023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
赛事平台
大赛官网:www.jingdiansxj.cn。参赛者可通过官网查看赛事通知及相关信息、上传作品、下载证书。同时,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微信公众号(zhjdsdgc)、抖音官方号、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和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号等获取大赛相关信息。
奖项设置
各项赛事根据方案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同时设优秀组织奖(集体、个人)和优秀指导教师奖(每项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指导老师方可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并统一颁发证书。
其他事项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校)工作实际,周密组织,精心安排,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大力宣传,保障赛事工作有序开展。赛事安排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参赛者收取费用。
大赛鼓励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师和学生参加,并以此作为实施“经典润乡土”计划、“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适时开展经典诵读、诗词讲解等优秀作品巡演、展示活动。
参赛信息填报须准确、规范。作品标题、所在学校等信息须用全称(不明确属地的学校,请在学校全称前加上地市、县区名称)。作品标题、所在学校等信息须用全称,不得出现错别字、错误名称、不规范表述等。报名的手机号码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大赛组委会享有参赛作品的展示、汇编、出版、发行及网络传播等权利,参赛者享有署名权。
各单位组织两类初赛分别报送作品时,一并上交各类初赛工作总结(每份总结不少于1000字)。各市请另外说明本市管辖的农村学校(即县及以下学校)参赛情况。各单位是否开展现场比赛(在总结中明确说明)及组织情况、选手获奖数量和初赛工作总结等作为优秀组织奖评比的重要依据。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林老师、钟老师、冯老师,020-37626370,020-37627910。邮箱:gdsywb@gdedu.gov.cn。
END
来源 | 广东省教育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