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演出市场开启“演唱会时间”。热门演唱会、音乐节“一票难求”,买不到票的歌迷转而购买个人转售的门票。然而,这些“转让门票”背后却可能藏着诈骗套路。
购买个人转售的演唱会门票套路多
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防
日前,青岛某音乐节开票,音乐爱好者小楼没有买到门票,但在社交平台看到一条“转让门票”的信息。小楼通过私信与对方取得联系,“我问他多少钱,有没有购票证据。他把订单截图发给我,我就相信了。当时还说走平台,可以有一点保障。”就这样,小楼通过对方提供的平台链接,支付1098元。
和朋友分享这一消息后,同为音乐爱好者的朋友也托小楼帮忙买票。再次支付1098元后,对方却称这次平台卡单了,因为小楼没有实名认证,如需全额退款,中间还要再付一次款。
操作过程中,小楼意识到可能已被骗,于是报警。“他让我扫码付钱,假装要帮我退款。但退款过程中一直需要我付钱,还要我的银行卡信息,我感觉很不对劲。”
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商城派出所民警朱钧平表示,近期多地都发生了像小楼这样以“演唱会门票转让”为由实施的诈骗。
骗子首先利用社交平台发布有热门演唱会门票,然后利用假的链接让受害者付款。
汇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票未购买成功需要退款”为由,让另一个客服再跟受害者联系,在联系过程中让受害者扫二维码再次汇款。
朱钧平提醒,“在各社交平台以官方票务商标为头像、某某票务代理为用户名,主动私信询问是否有票务需求的,诈骗可能性极大。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在官方网站购票。”
如从网上个人发布的信息渠道购买门票,上当受骗概率非常高;
如扫对方二维码时,需要付款信息或诱使提供付款信息,可直接认定为诈骗。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