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硬核ECMO团队为87岁高龄患者搭起生命之桥

南方⁺

历经3个多月的住院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连上55天,体外膜肺换了4套,87岁的张阿婆终于可以出院,刷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以下简称“广州八院”)ECMO治疗患者最大的年龄上限,广州八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又迈上新的台阶。

“真的十分幸运,可以遇见广州八院的医护们,如果不是你们,我妈妈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在广州八院ICU病房,87岁张阿婆的子女送来锦旗,对该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命悬一线:87岁高龄患者与死神赛跑

2023年的除夕夜,张阿婆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重症肺炎,加上有基础病,病情进展迅速,家属立刻联系转入广州八院治疗。

“我知道,广州八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只有到这里我妈妈才有机会”,转入广州八院前,87岁的阿婆已经上了呼吸机,靠呼吸机吸纯氧、上着升压药维持生命。

严重呼吸窘迫,呼吸循环不稳定,心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阿婆的主治医生刘莹紧紧盯着监测仪器上的数据,那些跳动的数字、曲线无一不在告诉她,阿婆正在和死神搏斗。

入住ICU第三天,经药物和生命支持设备综合治疗后阿婆病情仍无明显改善,只剩ICU终极武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俗称“人工心肺机”,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手段,通过体外设备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使心脏、肺脏得以充分休息,为心脏、肺脏病变的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时间。当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时,ECMO就成为了“救命神器”。

这是目前ICU里维持患者生命最高级别的生命支持手段了,但是ECMO上机的指征需要考虑年龄和预后问题,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原发病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年龄越高风险越大,愈后也越差,为87岁的张阿婆上ECMO无疑有赌的成分。

在国内,对如此高龄的患者进行ECMO救治也是鲜有报道,能成功者更是少数,ICU主任邓西龙将病情和治疗风险如实告知患者家属。

“我们知道,给母亲使用EMCO治疗风险很高,极有可能上去了就下不来,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都希望医生们搏一搏”,阿婆的家人对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母亲的意愿非常强烈,ICU团队经过慎重的评估和考虑后,决定为老人家再努力一把。

生命之托:医护团队全力以赴呵护

ECMO团队针对阿婆年龄大,病情复杂及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充分预案和准备,用时30分钟,成功运转上VV-ECMO。

曾女士说,自己心里十分纠结,母亲病得突然,进展又快,让她猝不及防,进入ICU后看不到母亲,也照顾不到母亲,这让她既崩溃又无助,当看到检测报告某个指标有变化时,就会“心惊惊”。

主治医生刘莹耐心解答曾女士的“每日N问”成为了安抚家属最好的方法。

ECMO团队随时严密监测患者各种指标变化,通过多次床旁心脏、肺部超声关注心、肺恢复情况,并随时根据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调整治疗药物。

为了让张阿婆能够保持放松,睡得更舒适,医护也时常帮助阿婆做床旁按摩康复并更换护腰的床垫。上机的每个日夜,ICU团队医护精心守护着阿婆,用每一个轻柔的动作呵护着阿婆,用每一次精准的治疗为生命续航,用每一次耐心的解答抚慰着家属担忧。

刷新纪录:ECMO救治年龄上限

ECMO连上55天,膜肺换了4次,87岁的阿婆终于可以撤机了!

“这简直就是奇迹”,看到母亲能够顺利走出ICU,精神状态好的大大超出了自己预期,家属曾女士激动得表示:真的太幸运了,遇到了好医生!如果当时没有邓西龙主任的果断,没有ICU团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胆量,母亲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刘莹介绍,其实年龄不是ECMO上机的绝对禁忌症,只要患者还有使用其救治的可能性,都可以积极治疗。在此之前,广州八院也曾成功实施了三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EMCO救治,此次对阿婆的救治也刷新了广州八院ECMO救治患者最大年龄的上限,标志着广州八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又迈上新的台阶。

转出重症医学科后的张阿婆在神经内科接受了3个多月的康复治疗,4月25日,她正式出院。

回忆母亲住院的点滴,曾女士对广州八院的医护团队十分感激。曾女士说:“母亲住院卧床这么久,身上没有褥疮,单从这一个细节上,就知道八院的医护们有多么尽心多么细心,自己提出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八院真的是好样的,特别特别棒!”

【本文责编】刘树强 莫群

【频道编辑】莫群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张蓓蕾 郭芳 

【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李晓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