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肥胖严重危害了人们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并对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造成巨大压力。
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肥胖通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判定。
在我国,成人18.5 ≤ BMI < 24kg/㎡为正常;24 ≤ BMI < 28 kg/㎡为超重;BMI ≥ 28 kg/㎡为肥胖
(BMI=体重KG/身高m²)。
中医体重管理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内服、外治等中医特色疗法,结合中西医营养、运动、心理等调节方式进行个性化体重干预,形成综合性管理方案,最终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的管理方式。
中医康复科继承发扬“平衡阴阳、针灸调泌、运脾利湿、去脂减重”的学术思想,秉承科学、健康、持续有效的中医体重规范化管理方案,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纠正偏颇体质,调节脏腑功能。通过中药结合中医传统疗法,配合中医减重体重膳食模式、合理运动方案、传统功法(如八段锦等)、认知—行为及心理干预等综合健康管理,以达到“减脂不伤正,减重不伤气”的减重目标,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目的。
中医特色
治疗项目
1、中药调理:通过整体辨证,根据患者体质及证候调配处方,以汤剂、膏剂、茶饮等方式服用,从而达到调和阴阳、改善偏颇体质的目的。
2、针灸: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毫针对人体腧穴进行直接刺激,调节身体内分泌、改善脂肪代谢而达到消脂减肥的目的,一般每周治疗2-3次,可配合电针、温针等方法。
3、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是将可吸收的高分蛋白线埋入穴位,以线代针,对经络穴位产生长期刺激,增加代谢、促进脂肪分解,间隔7-15天可进行一次治疗。
4、平衡火罐:平衡火罐是在传统火罐的单一留罐的基础上,融入平衡理论的治疗方法。具有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等功效,可以促进毒素及体内废物排除体外,提高代谢速度,提升脾胃运化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一般每周可进行1次治疗。
5、刮痧治疗:松解盆底肌触痛点,降低盆底肌张力,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促进盆底肌本体感觉,加强盆底肌肌力及耐力训练,改善膀胱排尿功能。每次10~15分钟,2~3次/周。
6、特色灸疗:康复科运用艾箱灸、脐灸、雷火灸、隔姜灸、天灸、督脉灸、任脉灸等多种特色灸疗,温经通络,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进一步提升平台期减重的效果,一般每周可治疗2-3次。
7、耳穴压豆:通过在耳部相应的反射区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可增加机体的饱腹感及胃肠蠕动,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达到减肥降脂的目的,每周可以进行2-3次治疗。
8、穴位贴敷:根据患者体质调配药粉,将其贴于神阙穴,通过经络的气血流注,起到调和阴阳,达到健脾护胃、利湿消肿的减肥作用。将减肥敷贴贴于身体肥胖处,能够舒缓肌肤加快局部脂肪燃烧分解,起到巩固减肥效果的作用。
9、减肥膳食指导:中医减重体质膳食模式,是从中医学“治未病”的角度,结合患者体质进行防治,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及薯类,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结合中医四气五味理论提出相对应的膳食模式。经饮食调整,可以促进机体阴阳平衡、五脏协调、气血津液调达,从而纠正偏颇体质,以防治超重及肥胖。
10、中医传统功法:运用中医传统功法(如八段锦)达到调理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的作用。
减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树立科学减肥观,选择科学的减肥方法,我们的目标是:远离多巴胺,追求内啡肽,摇身一大变,迷倒一大片.
就诊科室:
康复医学科(门诊大楼 A 区二楼)
咨询电话:
0572---5855658转8212或8230
编辑丨郑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