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称之为“长豆”“豆角”。近年来,豇豆由于病虫害多发、重发、用药频繁,花果同期、采摘间隔短,加之豇豆以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连续多年监测合格率偏低,禁用农药检出和常规农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为保障“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把豇豆列入重点整治品种,在全国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惠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
(一)豇豆生产中两张农药清单
2、违规使用后果
(1)违法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最高处死刑,并没收财产。
(2)违规使用未经批准农药。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对违法单位,处5万-10万元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万元以下罚款。
(二)规范使用批准农药
1、科学用药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剂量、次数和方式等相关要求用药,切忌滥用药、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豇豆上市时要严格执行用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
2、符合限量
在豇豆产品上市前,确保常规农药残留量符合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标准要求。
3、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
生产主体自觉、自行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保证不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常规农药残留不超标,上市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做到应开尽开、批批开证,并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
二、病虫害绿色防治
(一)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植物保护措施,实现豇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豇豆中的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要求。
(二)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耐)性品种。
(2)轮作控害。宜与水稻、玉米等粮食类或叶菜类作物轮作倒茬。
(3)翻耕晒垡。播种前,彻底清洁田园,深翻土地30cm, 晒土5-7天。
(4)高温闷棚消毒。闷棚应在土壤灌水、覆膜后密闭棚室20-30天。
(5)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和菌肥,适量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6)清洁田园。及时清理残株、杂草,农药包装和农膜应集中回收。
2.生物防治
(1)施用生物制剂。播种前用绿僵菌颗粒剂兑细土均匀撒施后打湿垄面,防治蓟马。用木霉菌、芽孢杆菌进行土壤处理,防控土传病害。
(2)利用天敌。释放小花蝽、捕食螨等防治蓟马,释放丽蚜小蜂等防治粉虱,释放姬小蜂或潜蝇茧蜂等防治斑潜蝇,释放食蚜蝇等防治蚜虫。
3.理化诱控
(1)防虫网阻隔。使用20-30目防虫网,需加强通风、排水和遮阳。
(2)诱虫板诱杀。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斑潜蝇、粉虱、蚜虫等成虫,悬挂蓝色诱虫板诱杀蓟马。
(3)杀虫灯诱杀。架设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成虫发生期开灯诱杀。
(4)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安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豇豆荚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
(5)地膜覆盖。覆盖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银色朝上驱避蓟马、蚜虫等害虫,黑色朝下防治杂草,四周用土封严盖实。
来源:南康三农
编辑:罗丽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