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科整合发展,佛山市一医院着力提升消化疾病医疗能力

南方⁺

4月14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整合胃肠外科和消化内科两个科室,正式成立消化医学中心。

此次市一医院借鉴国内大型医院的先进管理模式,对相关学科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进一步推动市一医院消化疾病医疗与国际消化疾病领域先进技术接轨,提高消化疾病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医疗服务。

4月14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

4月14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

市一医院第五个整合式医疗中心

建立整合式医疗中心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国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体系整合化的要求。

据了解,佛山市一从2021年开始就把建立整合式医疗中心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先后成功打造了儿童医学中心、神经与脑血管中心、呼吸与肺结节中心、心脏医学中心等多个整合式医疗中心,提升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消化医学中心是市一医院成立的第五个整合式医疗中心,打破了内、外科壁垒,实现医疗资源的无缝衔接和医疗服务的全流程优化。中心全方位覆盖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建立以人为本、一体化服务和MDT联合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

具体而言,成立消化医学中心后的新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式医疗服务模式,建立内外科联合查房制度;二是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开展病例讨论,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三是适时设立消化医学中心内镜诊查室,满足患者便捷快速开展检查的要求,同时分流部分内镜中心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目前,消化医学中心下设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中心门诊部、消化内镜中心、消化疾病研究所等五个部门。

据统计,消化医学中心去年门诊量达92041人次,开展手术达5017台。消化医学中心成立后,病床数已达到135张,通过整合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的收治能力。中心进行试运营以来,多次开展多学科会诊和联合查房,共同抢救危重症患者,收效甚佳。

“中心成立后将在内外科联合治疗上发力,着重解决各种临床疑难病症,通过建设消化疾病研究所,整合中心各学科科研人才及资源,实现新突破。”市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滔表示。

“下一步,中心还将细分为胃肠外科、减重外科、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室等等,将着力加强亚专科的建设。”市一医院肠胃外科主任计勇表示,市一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消化医学中心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性、便捷性、持续性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优质资源“强强联合”与“齐头并进”

消化医学中心是佛山市一医院整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两大科室资源,实现医疗优势互补的一项重要举措。

消化医学中心是佛山市一医院整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两大科室资源,实现医疗优势互补的一项重要举措。

消化医学中心是佛山市一医院整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两大科室资源,实现医疗优势互补的一项重要举措。

佛山市一医院胃肠外科成立于1998年,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1998年,胃肠外科开展佛山首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是全国最早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胃肠道肿瘤及急腹症的单位之一。至今已完成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及急腹症腔镜手术超15000例次,近3年年均超1000例次。

胃肠外科一直践行规范化诊疗理念,目前拥有市内最为丰富、全面的微创手术设备,包括引进佛山市首台“达芬奇”机器人,可以开展各种微创外科治疗。

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同样成立于1998年。历经二十多年发展,消化内科已经能成熟开展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超声内镜检查术、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OEM)等专科技术。

同时,内镜手术完成了由“量”向“质”的转变,全年总手术量接近3000例,开展了内镜三、四级手术量超过600例,内镜技术不断突破,开展佛山首例双气囊小肠镜的检查,超声内镜穿刺联合ERCP治疗胆管梗阻。

2013年被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炎症性肠病联盟;2020年挂牌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2021年被评为佛山市“十四五”高水平重点专科,2022年获评佛山市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第一届挂靠单位。

此次合并成为消化医学中心,两个科室立足自身职责,找准工作方向,打破了内、外科壁垒,实现医疗资源的无缝衔接和医疗服务的全流程优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以手术为例,内科手术化是大趋势,但内科跟外科会有不同的侧重。接下来,内科将更多承担内镜和微创治疗,而外科将主要承担高难度的复杂手术。”佛山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苏沛珠表示,在消化医学中心这一架构下,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两大科室将实现齐头并进、强强联合。

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医疗服务保障

去年12月,冯先生因复合性溃疡(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被收治于佛山市一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是消化道常见急重症,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止血、胃镜下止血、外科手术等,涉及多个相关学科。

去年12月,佛山市一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开展联合查房,成功救治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冯先生。

针对这位急重症患者,佛山市一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开展联合查房,就患者病情特点,制定精准的综合诊疗方案。住院期间,患者突发呕血,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计勇团队紧急为患者施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患者转危为安,并逐步康复。

这是佛山市一医院消化医学中心成功救治的第一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022年12月开始,佛山市一消化医学中心进行试运营,多次开展多学科会诊和联合查房,共同抢救危重症患者。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关乎群众的就医获得感。联合查房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提高床位周转率,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患者的就诊舒适度。

“联合查房是医学中心运行模式的一次探索。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将各相关专业科室资源进行整合,为急重症患者、疑难杂症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诊治方案,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提升患者就医质量及体验。”消化医学中心主任计勇表示,以后这种模式将常态化进行,让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全面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是中心成立的出发点。除联合查房外,中心成立以来,多学科会诊(MDT)等协作模式也在众多的疑难病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全员的模式去服务病人,可以更好地对病人进行全病程的管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的具体体现。”苏沛珠认为,多学科协作的形式有效促进了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

“涉及需要跨科室治疗的患者,可以由医生直接对接,不需要让患者重新挂号。”消化内科护士长陆清华表示,通过整合科室成为医疗中心,不仅有利于学科、医院的长远发展,更有助于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撰文】邱日华  陈润钿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