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岁男童喉咙长菜花样肿物确诊感染HPV”冲上热搜,引得众人惊呼,纷纷抛出各种疑问。
“听说HPV是通过性传播,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
“听说HPV会致癌呀?吓死了,是不是得了就死定了?”
“打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呢?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预防?”
“医生已经确诊我感染了HPV病毒,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避免家人感染到?”
我院皮肤科张晶副主任医师介绍,其实小孩子感染HPV病毒并非个例,在临床工作中就曾接诊过肛门、手部、足部、面部等部位感染HPV的小朋友。
那么什么是HPV病毒呢?为什么和我们人类的关系这么密切?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接下来我们一步步揭开HPV病毒的神秘面纱。
+
+
关于HPV病毒
HPV(human papilloma virus)病毒的全名是人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为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
+
HPV(human papilloma virus)病毒的全名是人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为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HPV病毒只感染人类,不能在体外培养。HPV病毒家族庞大,存在200多个亚型。
HPV对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有高度亲嗜性,病毒在表皮复制能诱导上皮增生,表皮变厚,形成乳头状瘤,也就是病毒疣。
HPV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只限于性传播,日常通过接触感染部位或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毛巾、马桶等也可传播;生殖器感染主要由性交传播。新生儿HPV疾病主要是分娩时通过母亲的产道感染,热搜中的两岁男童可能就是因为母亲曾感染HPV病毒,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带有病毒的分泌物,从而诱发感染。
HPV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人类感染HPV病毒后不会立刻发病。潜伏期最短6周,最长2年,平均为3个月。
+
+
HPV病毒感染会引起什么后果?
HP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有的患者表现为潜伏期感染,没有疣体生长;大多数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皮肤良性增生性疣体,高危型HPV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侵入性肿瘤,引起宫颈及各种皮肤癌变。
+
+
常见的皮肤疣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寻常疣
多侵犯青年和成人,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甲缘等部位,很少发生在黏膜,外伤和摩擦可为其发病诱因。发生在足部的称为跖疣,发生在甲周的称为甲周疣。
寻常疣的特殊类型有:
(1)丝状疣,好发于颈部、眼睑、额部等处,常单发。疣体呈细长丝状突起、顶端角化。
(2)指状疣(digitate warts),亦多见于头皮,也见于面部、趾间,疣体表面呈参差不齐的指状突起,其尖端为角质样物质,数目多少不等。
(3)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好发于颜面、颈部、前臂和手背等处。有时伴发寻常疣、喉部乳头瘤。病程慢性,易复发。
02
生殖器疣
又称尖锐湿疣是由HPV引起的皮肤黏膜新生物。主要经性接触而传播。高危型HPV引起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及其癌前病变,还可导致肛门癌、口咽癌。低危型HPV感染多导致生殖道尖锐湿疣。生殖道HPV感染多发于年轻人,男女均易感。如发现尖锐湿疣不及时治疗,病程可迁延、反复,还可能恶变,需引起重视。
03
呼吸道乳头状瘤
呼吸道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主要见于幼儿。可发生在喉部。喉乳突状瘤生长迅速、病变发展快,严重影响通气,出现声音嘶哑及哮吼。病变常蔓延至气管或肺部,同样引起呼吸道阻塞,肺部进一步有继发性感染时易发生呼吸窘迫症。呼吸道乳头状瘤多由HPV-6和 HPV-11引起。
+
+
如何治疗?
一旦怀疑自己感染了HPV病毒也不需要紧张及焦虑,要保持心情舒畅,正确面对HPV感染,合理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完善相关检查,及时治疗。
+
+
目前HPV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01
一般治疗:
杜绝不洁性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生活物品。
02
物理治疗:
可采用CO2激光/液氮冷冻等方法祛除疣体,但此种治疗方法不能祛除HPV病毒,因此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03
光动力治疗:
是一种医药与器械联合应用的新型组织消融疗法,其治疗方法为疣体外用光敏药物,再以半导体激光或LED光源照射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物理疗法联合使用。原理为通过光化学作用切断病毒的基因链,影响病毒的细胞代谢,破坏不可见的增生,遏制病毒的复制与变异,从而消灭亚临床感染,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
+
如何预防?
为了减轻HPV病毒对人类的伤害,除了注意日常卫生习惯,拒绝不洁性生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接种HPV疫苗啦!因为预防十分关键!
+
+
市面上的 HPV 疫苗可预防 70% 的子宫颈癌、80% 的肛门癌、60% 的阴道癌、40% 的外阴肿瘤,以及一些口咽癌。
另外,育龄期的女性还要每1-2年进行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生殖道HPV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感染HPV病毒,建议治疗好后再怀孕。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做好防护,远离疾病!
来源:皮肤科 张晶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