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侨联助力海外侨胞圆寻根梦

惠阳发布
+订阅

5月14日上午,在区侨联、秋长街道工作人员的多番努力下,年近七旬的澳大利亚籍华人李锴豪先生携子来到秋长街道佛岭村寻亲认祖,终圆多年未竟的寻根归乡梦。

当天上午10时许,在区侨联的协助下,李锴豪先生携长子、次子抵达秋长街道佛岭村塘房片区。在热闹的锣鼓声中,佛岭村以传统舞麒麟盛情欢迎3位远方游子归乡认祖。

澳籍华人 李锴豪:我带我的两个儿子过来,趁这个机会带他们见见我们的祖先,认宗认祖,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很荣幸我的下一代能够继续保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海外的华人来讲,这个非常重要。

李锴豪先生称,其父亲李观耒于上世纪30年代移居老挝生活,后又移民澳大利亚。在上世纪70年代其父曾多次携李锴豪先生的两位兄长归乡访亲,后因各种原因逐渐失去了与家乡的联系。李锴豪先生为第三子,在父亲去世后,寻找父亲故乡的亲人,到父亲的故乡去看看一直是李锴豪先生的心愿。

今年3月,在澳大利亚潮青商会的帮助下,李锴豪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惠阳区侨联。区侨联通过李锴豪先生提供的地址很快将寻找区域锁定在了秋长街道佛岭村塘房片区,并最终寻到了一位信息高度吻合的老人。据老人回忆,自己有一位早年移居海外的亲人叫做李观来,共育有三子一女,年龄与寻亲组说的相仿。然而,老人所称的李观来与李锴豪先生父亲的名字李观耒有出入,且李锴豪先生的姓名也与老人所述李观来第三子的名字没有对上。带着这些疑惑,寻亲组又多次联系李锴豪先生进行沟通确认。经再三核实,李锴豪先生父亲的中文名确实是李观来,因此前找到的资料上书写体的“来”与“耒”相近而误认。李锴豪先生本人此前也改过名字,原名与李观来第三子的名字读音也全对上了,至此,曲折的寻亲之路终于圆满画上句号。

惠阳区侨联副主席 吴志健:李先生知道后非常高兴,立马决定要回家乡来探亲。今天也刚好是我们的母亲节,他们也是回到了家乡母亲的怀抱,这个非常有意义。

首次踏上祖辈父辈生活过的故土,李锴豪先生与其子一边走一边用手机记录下佛岭村的村容村貌。在祭祖仪式后,李锴豪先生一行向佛岭村麒麟队赠送队旗,区侨联向李锴豪先生一行赠送惠阳区系列华侨文化专题视频。

随后,李锴豪先生一行来到亲戚家,大家围坐一起话家常,此次寻根归乡之旅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吴志健:以后我们侨联也会致力于服务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等,也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回国看看我们的大好河山。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谭海欢 叶然

通讯员:吴志健

编辑:朱光阳 誉靖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