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有点甜?惹恼它,千万女性可能不孕不育

南周知道
+订阅

今日话题

字数:3161阅读时间:8min

“卵巢癌有三个70%:70%发现就是晚期、70%活不过5年、70%两年后会复发。卵巢癌很难早期发现,这是全世界的难题。”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为什么年轻不再是职场人卵巢健康的保护伞。

(IC photo/ 图)

如今,年轻,似乎不再是职场女性卵巢健康的挡箭牌。

前段时间,在电视剧《爱情而已》里,32岁的职场白领梁友安忙于打拼事业,在体检时查出巧克力囊肿,医生建议她尽快怀孕,被职场打工人质疑,是以囊肿之名催生娃。

一时间,关于卵巢囊肿的讨论愈发热烈,我才20岁就有囊肿了咋办?巧克力囊肿和巧克力有关吗?卵巢囊肿会变癌吗?

今天“南周知道”邀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兼妇科主任何善阳教授,为大家系统解答卵巢囊肿与卵巢癌的相关问题。

当卵巢囊肿成为一种常态

在健康问题上,现在的职场人常常自我调侃,“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在你我身边,年轻女性查出妇科疾病成为常态。

《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2022》显示,近七成受访者有相关妇科症状,仅57.8%的女性在出现症状后选择就医,其中64.4%的就诊者被确诊患有妇科疾病[1]。

很多女性对自身健康不够上心,对妇科疾病难以启齿,看到体检单上的“卵巢囊肿”便自乱阵脚,在网上一查:“完了我得癌了!”

事实上,卵巢囊肿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卵巢囊肿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根据来源,卵巢囊肿可分为非赘生性卵巢囊肿、赘生性卵巢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和输卵管系膜囊肿四类[2]。

巧克力囊肿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现实中困扰了许多像梁友安一样的职场女性。

南周知道:电视剧《爱情而已》里被广泛热议的巧克力囊肿是什么?

何善阳:巧克力囊肿,学术名叫“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它是由于子宫内膜长到了卵巢上,月经血无法从阴道流出,在肚子里形成的一个包块(囊肿),里面的液体像夏天融化的巧克力。

剧中,医生建议梁友安尽快怀孕以抑制巧克力囊肿,受到不少网友质疑。

但不可否认的是,卵巢健康抛不开生育话题,在微博“巧克力囊肿”相关信息中,“生育”一词仅三天就被提及了近千次。

南周知道:剧中医生提出的“已婚可选择尽快怀孕,通过不来月经使囊肿萎缩”有合理性吗?

何善阳:怀孕不来月经对抑制巧克力囊肿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小囊肿,可以像田里没水一样把早期的小病灶枯死。但大于四五公分的巧克力囊肿一般很难怀孕,怀孕也不能好。

南周知道:除了生育,巧克力囊肿对女性身体还有哪些影响?

何善阳:巧克力囊肿可引起痛经、下腹痛、月经异常等不良反应。这类囊肿长期存在,还可能引起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癌——子宫内膜样癌。所以囊肿太大了,要防止恶变、破裂、出血感染和蒂扭转。

总而言之,治疗巧克力囊肿不能一概而论,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囊肿手术,正规成熟的医疗技术也大可安心。

南周知道:卵巢囊肿手术会影响卵巢、生育功能吗?

何善阳:对育龄女性来说,卵巢囊肿大部分是良性的,经医生评估,如需手术治疗,及早做手术就可以了,正规医院、负责任的医生做手术对卵巢内分泌和生育功能都影响不大的。

不仅如此,21岁女孩跳绳20分钟后卵巢囊肿发生360度扭转、21岁女孩误将16斤卵巢囊肿当长胖服用减肥药超3个月……卵巢囊肿也许远比你想象的年轻化。

南周知道:近年来,卵巢囊肿的发生是否有年轻化趋势?

何善阳:卵巢囊肿和卵巢癌都有年轻化趋势,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污染等都是原因。中国10万个女性中有8.4个会得卵巢癌,我国发病率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高4个点,死亡率高2个点。

南周知道:对年轻人预防卵巢囊肿有什么建议?

何善阳:结婚年龄延迟了,长期来月经得巧克力囊肿的概率会多些,其他肌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年轻女性不要以为年轻就不患病了,要重视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得到精准治疗,保护卵巢。

(IC photo / 图)

卵巢囊肿会一步步变癌?

如今,卵巢囊肿愈发常见,好在它们并不都是恶性的。

面对生理性囊肿这样的“友军”,大家不必过于紧张;而病理性囊肿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为良性,也要注意有个别的可能会和卵巢癌套近乎,发生恶变。

南周知道:卵巢囊肿如何分类?年轻人容易患哪些类型的卵巢囊肿?

何善阳:生理性卵巢囊肿一般在月经后期才会出现,月经干净一般2到3个月就会消失。而月经干净也不会消失的叫病理性囊肿。年轻女性最常见的是畸胎瘤和巧克力囊肿。

畸胎瘤里可以看到牙齿、头发、油脂,有些甚至能看到眼睛。我有天晚上做手术时,包块里一个眼睛盯我看,整个下颌骨都在那里,把我吓一跳。

对于易感人群,卵巢癌更喜欢“雨露均沾”,毕竟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如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则常见于包括儿童在内的年轻女性[4]。

值得注意的是,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虽然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的,但遗传性卵巢癌仍有一席之地,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约15%[5]。

比如,普通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仅为1%左右,而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终生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为23%;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相关风险更是达到了54%[4]。

同样,糖尿病人群也需要格外注意。数据表明,糖尿病可使卵巢癌发病风险增高约1.32倍,其中患1型糖尿病者风险最大[6]。

除此之外,不孕不育、激素治疗(尤其是超过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等都是增加卵巢癌患病风险的因素[3]。

相反,口服避孕药、妊娠 、哺乳、输卵管结扎/切除、口服阿司匹林等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性作用[3]。

南周知道: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卵巢癌?如何判断是否患上了卵巢癌?

何善阳:目前来说,卵巢癌有三个70%:70%的患者发现就是晚期、70%的患者活不过5年、70%的患者做完手术两年后会复发。卵巢癌很难早期发现,这是全世界的难题。晚期主要表现有腹胀,肚子像青蛙一样,当你出现腹痛、腹胀、乏力,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研究表明,43%的良性卵巢囊肿通常无症状,57%的良性卵巢囊肿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月经改变、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腹胀等症状。而发展到恶性肿瘤,90%的患者伴有持续性腹胀、食欲变化、消瘦、腹痛、腰背痛、尿急或尿频等症状[2][7]。

(IC photo / 图)

“妇科第一癌”该如何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中国约5.5万人确诊卵巢癌,约3.8万人死亡[8]。此外,居高不下的复发率也是当前令人头大的难题。

当下,年轻职场人背负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接踵而来的不良生活方式可能成为部分卵巢癌的催化剂。

和其他癌症一样,抽烟的女性同样受到卵巢癌青睐。研究发现,吸烟会增加黏液性卵巢癌的风险,吸烟越凶,风险越高,并且还会降低患病女性的生存率[9]。

另一方面,因肥胖促使发病率升高的癌症中就有卵巢癌的身影。[10]

身材固然重要,并不意味着提倡以不健康的方式追求美。陷入容貌焦虑的部分年轻职场人,滥用诸如丰乳、减肥,及减缓衰老等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11],殊不知无形增加了患癌风险。

南周知道:关于卵巢健康,对年轻的职场女性有什么建议?

何善阳:我们知道少部分卵巢癌为何发病,但大部分是发现不了的。对于年轻女性,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妇科B超,不要过度担心,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说到底,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熬夜、均衡膳食、调节好情绪、定期检查,才能更好地避免卵巢提前下岗。

毕竟,年轻人,在职场上还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在健康上却没有回头路可走。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2022

[2]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卵巢囊肿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

[3]广州妇儿中心.远离“沉默的杀手”——卵巢癌.2023

[4]国家卫健委.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5]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

[6]Zhang D,Li N,Xi Y,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of ovarian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15 cohort studies[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7.

[7]Brinton LA,Lamb EJ,Moghissi KS, et al. Ovarian 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varying causes of infertility[J]. Fertil Steril,2004.

[8]IARC:GLOBOCAN 2020.https://gco.iarc.fr

[9]Karen J Carlson, MD. Screening for ovarian cancer. UpToDate Inc. https://www.uptodate.com

[10]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besity and Cancer.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obesity/obesity-fact-sheet

[11]健康时报.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患上卵巢囊肿?医生:多与5个因素有关!.2022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