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1日为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近日,由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组织的“广东省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结果出炉。调查结果显示,潮汕地区居民除了要控制畜肉的摄入,还要适当控制水产类的摄入。同时,要特别注意增加蔬菜的摄入。
“广东省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通过连续2天的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连续三年收集了广东三大菜系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状况,统计分析出广东省及三个菜系地区居民每日消费的各类食物量。
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整体上看,除了客家菜系地区菜谱偏咸,广东居民整体饮食习惯较清淡,但膳食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主粮(谷薯类)的摄入是充足的,但是其中的全谷物、杂豆以及薯类摄入不足,多样性还有待提升。建议可将杂粮混在大米饭中一起煮,或用红薯、紫薯代替部分精白米饭作为主食。此外,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摄入不足,而动物性食物则摄入过多。
此次调查中,发现潮汕地区有一项指标严重低于推荐值。潮汕地区居民,平均每日食用的水产类在三大菜系中是最高的,所以除了要控制畜肉的摄入,还要适当控制水产类的摄入。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菜系中,只有潮汕菜地区居民蔬菜的平均摄入量是低于推荐量的,仅为168.4g,仅比推荐量下限300g的一半多一点。因此,潮汕菜地区居民要特别注意增加蔬菜的摄入。专家提醒,蔬菜与水果不可互相替代,尤其对于儿童,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
对于许多广东人的“心头好”老火汤,专家提醒,如果担心嘌呤高,一来可以缩短煲汤时间,二来可以部分(例如每周2天)以五谷杂粮粥来代替。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