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精灵】截至2022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拥有鸟类15目、45科、101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鸟天堂”。黄胸鹀、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栖身于此。本栏目带大家走近这些“湿地精灵”,了解更多的湿地知识。
普通鵟
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居留型:冬候鸟
鹰形目鹰科鵟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雌雄同色。
形态特征: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偏白上具棕色纵纹,两胁及大腿沾棕色。飞行时两翼宽而圆,初级飞羽基部具特征性白色块斑。尾近端处常具黑色横纹。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
生境: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
习性:性机警,视觉敏锐。多单独于白天活动。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
食性:以鼠类为食,也捕食小鸟和蛙类、蜥蜴等。
红隼
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居留型:留鸟
隼形目隼科隼属,小型猛禽,体长30-38厘米。
形态特征:体小,赤褐色。雄鸟头顶及颈背灰色,尾蓝灰无横斑,上体赤褐略具黑色横斑,下体皮黄而具黑色纵纹。雌鸟体型略大:上体全褐,比雄鸟少赤褐色而多粗横斑。虹膜-褐色;嘴-灰而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生境:栖息于低山丘陵、草原、旷野、山区植物稀疏的混合林、开垦耕地、旷野灌丛草地、林缘、林间空地、疏林、河谷和农田地区。
习性:常于白天扇动两翅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观察猎物,发现猎物立刻俯冲捕猎。休息时常停息于电线杆、树桩、枯枝等显眼位置。
食性:捕食老鼠、小型鸟类、蛙、蜥蜴和蛇等,也进食蝗虫、蚱蜢、蟋蟀等昆虫。
褐翅鸦鹃
(图片来源:网络)
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居留型:留鸟
鹃形目鸦鹃科鸦鹃属,中型攀禽,体长40-52厘米,雌雄同色。
形态特征:两翅、肩和肩内侧栗色,其余体羽,包括翼下覆羽和尾羽全为黑色。头至胸有紫蓝色光泽和亮黑色的羽干纹,胸至腹具绿色光泽,尾羽有铜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具暗色羽端。冬季上体羽干色淡,下体具横斑。褐翅鸦鹃虹膜赤红色(成鸟)或灰蓝至暗褐色(幼),嘴、脚黑色。
生境:喜栖于林缘灌丛、稀树草坡、河谷灌丛、草丛和芦苇丛中。
习性:喜欢单个或成对活动,很少集群。平时多在地面活动,休息时栖息于小树枝桠,或在芦苇顶上晒太阳。
食性:食性较杂,主要以蚱蜢、象甲蚁和蜂等昆虫为食,也吃蟹、螺、蛇、蜥蜴、鼠类和雏鸟等动物,有时还吃一些杂草种子和果实。
来源:云东海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