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开建
5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该项目位于龙岗区国际大学园内,总用地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规划6000名在校学生规模,将是集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先进医疗服务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出席仪式。
项目位于龙岗区国际大学园内
用地面积达23.5万平方米
“我们今天在这里不仅是在参加一个工程的开工仪式,我们是在见证粤港澳大湾区科教医疗融合的新起点,这一工程艰巨而伟大,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不负使命,成就伟大时代的伟大作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说。
据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由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建的国际一流的医学院,也是集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先进医疗服务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该项目位于龙岗区国际大学园内,东侧紧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音乐学院](在建),南侧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教学大楼、实验教学楼、科研大楼、图书馆、行政楼以及教师公寓、学生书院、室内体育馆等16栋建筑,改造1栋建筑,该项目充分发挥设计引领作用,以“亭台山水,脉络相连,中式规划,岭南风格”作为校园整体设计理念和原则,努力营造山水校园、特色校园。
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已有约700名学生
未来在校生规模将达6000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已于2021年成立,目前有本科专业与研究生项目8个,已有学生约700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是我国第一所(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所)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大学。
目前医学院拥有三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一批广东省、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一流的科研平台,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作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计划床位3000张,是香港中文大学教学医院,也是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医院建设所在地为龙岗坂田,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龙岗区人民医院作为学校附属第二医院正式纳入附属医院体系进行建设,推动医教协同一体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高度重视对外合作,全面提升学院的国际医学资源优势和教学成效,先后与加拿大多伦多综合医院、美国西奈山国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中心等知名院校及医疗机构签订合作意向书,并与美国Medical Intelligence 10 公司共同发展融合MedEd2030TM智能医学的“十大模块”医学教育课程。未来,医学院计划与更多国际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在医学教育、教师发展、科学研究、临床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作为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将有序建设生物医学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中华医药学院等学院及相关专业,逐步形成强大的医学与健康科学的学科群阵列及医疗专科。立足深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致力在2035年初步建成具备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先进医疗服务和创新医学研究的国际化医学院。
根据规划,该医学院未来在校生规模将达6000人。同时,医学院将是我国凝聚世界一流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中心,未来专职教授及专家规模将达1500人。
徐扬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学院的发展会坚持质量第一原则,稳步推进。
将人工智能融入医学课程
重点培养新一代的医师
作为香港和深圳合作的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何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郑仲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学课程基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6年的课程体系,融合内地5年的医学课程。该平台重点培养新一代的医师。
“现在的医生培养、医学教育、医疗技术、生物伦理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的。”郑仲煊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医学课程是中国第一个将人工智能融入医学课程的,在亚洲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希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成为全球新一代医学生、医学教育、医生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的首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非常快,医疗人才靠引进是不够的,我们要有自主培养国际一流医疗人才的能力。”徐扬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希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培养的医生不仅医术好、医德好,且能够有世界眼光,他表示为此学校做了很多精心设计。
据介绍,该校医学院实行全英文教学,医学院学生毕业时将拿到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个学位。
【现场声音】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表示 ,医学事业是深圳“20+8”产业集群的重要组织部分,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关键领域。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建设,致力于构建集高水平医疗人才培养、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高质量临床服务为一体的医疗体系。今年2月,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一步深化合作,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作为合作重点。她希望医学院把握此次新的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一流学术标准,国际化特色,发挥深港合作优势,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诺贝尔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医学院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他希望医学院在中国、世界占据领先地位。他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相信医学院也能在短时间内崭露头角,成为现代医学院的典范。
作为诺奖获得者,瓦谢尔教授表示,在学院建设和教学中,他希望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为支持学院建设,比如未来医学生将接触到计算生物学的现代方向和人工智能方向,未来在临床药物方面会有更广泛的应用,这有助于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与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效合作。
【南方+记者】孙颖
【摄影/摄像】 黄靖逵
【剪辑】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