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谁的错?

马晋平
+订阅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胃肠外科 马晋平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胃肠胰腺外科临床常见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各部位结肠癌、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肠癌保功能根治术;擅长胰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擅长减重代谢手术;擅长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手术、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熟悉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各种外科治疗;对肛肠常见疾病,如各型痔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门诊,经常会有病人询问:“为什么我稍微吃一点东西就会感觉胃很胀?”“为什么吃饭后我总是爱打嗝?”……也许你和家人朋友也正在被类似的一些消化问题困扰。我们今天就聊一聊消化不良的问题。

  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不同患者有不同的描述,其实消化不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包括很多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化不良的原因

  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有的症状是消化不良,比如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萎缩性胃炎等都可以出现;然而也有很多人没有器质性疾病却也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原因的消化不良,我们将这种相关检查是正常却又有消化不良的症状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因此要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首先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也就是说身体上没有真正的疾病,只是消化功能(包括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出现了紊乱。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经检查没有器质性疾病,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一年中累计超过三个月,可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胃病”不等同于消化不良

  从消化不良的定义来看,消化不良似乎是一种非器质性疾病,与“胃病”的交集不多。因为我们日常所说的“胃病”这个概念宽泛,发生在胃这个器官的病都可以叫“胃病”。其中良性疾病最常见的例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病、胃溃疡、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和胃肠动力异常等。恶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胃癌、间质瘤等。

  而消化不良可以是整个消化道的疾病,是个广泛的概念,不等同于胃病,但可反映胃部不适。之所以很多人会把消化不良与胃病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二者症状很多地方相似,但病因却完全性不同。

  常见的胃病症状包括:腹胀、反酸、嗳气、食欲不振、早饱等,确实与消化不良很类似;而导致胃部不适的原因有: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过多、肿瘤、浓茶、咖啡,刺激性食物、精神刺激、药物损伤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引起消化不良的因素很多,包括各种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和各种看似不起眼的事件,例如:吃得过多过快、吃得太油腻、抽烟酗酒等;另外精神压力大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工作压力大、工作生活环境改变等容易导致一系列腹胀、不消化、食欲差的感觉。

  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要过度担心

  一般来说,如果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就像感冒发生在健康人身上,绝大部分都可以不治而愈。

  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认识到这一点,本来不是很严重的症状,自己却认为很重,这时候就会顾虑重重,从而容易被一些虚假广告所误导,因为这些虚假广告往往通过描述你的症状与你对上号,紧紧抓住你担心的心理,顺着疾病的症状,把可能性夸大,然后你就不知不觉走入陷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门诊经常能遇到一类患者,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的茫然和恐慌。比如,一位中年女士拿着胃镜图片对医生说,“你看,我的胃都糜烂了,这上面怎么还有白点呢!是不是癌变了?”。

  可以看出,这位女士对一些不了解的医疗术语,结合自己的担心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其实真正严重的疾病医生会劝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需要老是担心自己胃出了问题,过度担心是一种“心病”,“心病”还能放大原有轻微的症状甚至无中生有一些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偶尔一两次的消化不良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但长期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影响生活工作,还是需要应对的。当然首先要明确自己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么,是器质性的原因还是功能性的,需要明确诊断后再对症下药。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