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梅州蕉岭乡村振兴,共青团如何参与?

南方日报 南方+

研讨交流、志愿服务、交友互动……在梅州蕉岭的17个青年之家,乡村青年在“家门口”享受贴心服务,并以青春之姿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这是一场广大团员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蕉岭县大力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融湾入海”注入青春力量。

蕉岭县大力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融湾入海”注入青春力量。

自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铺开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团市委的具体指导下,团蕉岭县委坚持党建带团建,紧扣党政中心工作大局,抓实“四个建设”,即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主业建设、保障建设,构建团干部选拔培养体系、团组织多维覆盖体系、共青团参与中心大局服务体系、党建带团建支持体系等“四大体系”,不断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为蕉岭加快打造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贡献青春力量。

团组织多维覆盖

县域社会领域团组织增加至665个

在蕉岭县少年宫的县级“青年之家”,一排排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几位青年人端坐在椅子上,低头翻阅着喜爱的书。

蕉岭县少年宫的县级“青年之家”,为青年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蕉岭县少年宫的县级“青年之家”,为青年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这里不仅能为青年人提供一个阅读的场所,同时,蕉岭团县委在此探索围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艺体育建立3家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为青年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据悉,蕉岭已经实现8个镇的镇级“青年之家”100%覆盖,每个镇有一个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建立“青年之家”,今年以来已开展活动近100场次。

蕉岭县已经实现8个镇的镇级“青年之家”100%覆盖。

蕉岭县已经实现8个镇的镇级“青年之家”100%覆盖。

如何将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当地?首先就需要对本地的青年有个基本情况的摸底。

“我们深入机关单位、农村地区、产业园区进行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情况摸底,保存量促增量,克服基数不足等困难挑战将县域社会领域团组织从327个增加至665个。”团蕉岭县委书记何伟东说。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

通过全面梳理镇、县直系统等团组织建设情况后,团蕉岭县委迅速调整组织框架,整合青年资源,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薄弱的现状,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团组织摸排与建设,目前已推动建立159个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并积极规范地开展各类团内活动。

蕉岭县积极开展基础团务工作等的培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储备青年力量。

蕉岭县积极开展基础团务工作等的培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储备青年力量。

面向非公企业国有企业、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团蕉岭县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建立团(工)组织31个,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区域联动、行业推动多种路径,切实推进非公企业领域团建工作。“我们通过活动与服务植入,针对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特征,积极开展基础团务工作培训会、主题青年宣讲等紧密联系青年,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发挥作用,通过圆梦大学、提供返乡大学生岗位等行动,进行展示企业责任心,履行社会义务”,梅州市志愿者联合会副秘书长、蕉岭县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蕉岭县志愿者行动服务中心主任古洪洪说。

截至5月,智慧团建报到团员数为6589个,建立团组织810个,其中社会领域团组织665个,增长率超100%。

为了更紧密联系这些团员,团蕉岭县委以“微信塔群”为载体构建团干部联系团员青年“三级”网络体系,覆盖县域全体团员。

“今天,团团与您一起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十篇文章:《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请各位在校学生青年、在外务工青年们积极学习,共同进步!”在一个“青年微信塔群”里,记者看到类似的信息有很多。根据信息内容,青年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升个人理论素养。

“微信塔群”是以团蕉岭县委为“塔尖”,以各基层团委为“塔身”,构成“承上启下”的塔群纽带。以各村(社区)团支部为“塔基”,吸纳村居青年、在外务工青年、在外青年学子等进入塔群,为引导青年接受团的教育、参与团务讨论、了解团情动态搭建平台。

建立青年微信塔群,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团员青年基本情况和动向,落实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参与网上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等,延伸团组织“末梢”,教育引导青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唱响网络共青团“最强音”。

微信塔群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下存在的基层团员归属感不强、流动性较大、使命责任不清晰、诉求渠道狭窄等问题,同时也便于在塔群中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储备青年力量。

青年力量投身主业

乡村振兴志愿者遍布各镇

走进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由返乡新农人温崇文参与建设的产业园涵盖蕉城、长潭、三圳、新铺四镇,总面积398平方公里,丝苗米种植面积10.5万亩,辐射带动附近村落乡亲们增收致富。

返乡新农人温崇文参与建设的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返乡新农人温崇文参与建设的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太乙崇光农业公司,工人们正有序忙碌地赶制预制菜品,团蕉岭县委联合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夯实预制菜人才基础,全力打造预制菜发展新引擎。

振兴发展,青年先行。团蕉岭县委挺膺担当,深化开展“三乡行动”,积极发挥青年企业家引领作用,组建蕉岭县创新创业联盟,助力打造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

“牟定蕉岭‘融湾入海’的工作大局,深化选树县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我们计划组建‘蕉岭县创新创业联盟’,成立本地优秀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伍,为本地实体经济发展共谋良策,共商大计。”据何伟东介绍,他们还积极落实市、县引才政策,组建“青梅计划”大学生联络员队伍,在聘任31名“青梅计划”大学生联络员的基础上持续招募省内外蕉岭籍大学生加入,以省内外高校为联络点吸引更多学子返蕉。

新铺镇乡村振兴志愿者叶凯文,是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他来到新铺镇后迅速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协助推进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化身农产品“推介官”,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展现所学所长,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并取得不错成效。

新铺镇乡村振兴志愿者叶凯文,化身农产品“推介官”,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取得不错成效。

新铺镇乡村振兴志愿者叶凯文,化身农产品“推介官”,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取得不错成效。

为充分发挥农村电商人才重要作用,团蕉岭县委联合开展“领头雁”青年创业培训暨农村电商培训系列课程,培育百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土农村电商人,以“掌上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赴乡村之约,展青春风采。去年8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广东高校毕业生通过“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被派遣到蕉岭县各个镇,开展为期2至3年的乡村振兴行动志愿服务,他们纷纷走进广阔农村,走向田间地头,为蕉岭乡村带来新活力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青春动力。

目前,蕉岭县共有志愿服务项目岗位42个,现在岗41人。其中,镇服务岗位志愿者30人,在蕉岭县8个镇及驻镇帮扶工作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含“美丽中国支教专项”)志愿者11人,在蕉岭县5所乡村学校开展支教志愿服务。

工作日忙碌查看医学影像开展诊疗,休息日在田间地头开展爱心义诊,这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蕉岭县人民医院团委书记吴永丰每周工作写照。

“我们年轻人多,有6个支部,共92名团员。我们组织这些年轻人送药下乡,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足迹遍布蕉岭8个镇的每个角落!”吴永丰说,他们还积极组织大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周末疏导、引导群众就医就诊。

随着许多年轻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企业经营人才走进蕉岭乡村,唱响青春之歌、奉献青春力量,在一线辛勤耕耘、在乡村艰苦奋斗,成为蕉岭建设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建立稳定工作队伍

多渠道扩宽培养选拔渠道

涂玲玲是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同时也是蓝坊镇兼职团委副书记。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驻村工作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承上启下团蕉岭县委的各项工作。“这个镇的每个村我都非常熟悉”,涂玲玲常常骑着一辆电单车穿梭在田间地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田野之中。

在蕉岭,还有许多像涂玲玲这样的年轻人,团蕉岭县委不断拓宽挂(兼)职团干部渠道,构建起挂(兼)职团干部选拔体系,选拔17名乡村振兴志愿者、驻镇帮扶工作队员、社会组织青年骨干等优秀青年骨干挂(兼)职团镇委副书记,116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兼职村(社区)团支部副书记,实现社会化选聘、项目化用人,逐步形成“团干部+乡村振兴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的稳定工作队伍。

为提升团干部履职能力,团蕉岭县委已出台《蕉岭县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实施办法》,100%覆盖基层团组织书记,跟踪问效、帮助提升各级团干部履职能力。此外,还计划制定出台《蕉岭县共青团干部管理办法》,对全县团干部分层定级、分类指导,覆盖体制内体制外。

今年2月,团蕉岭县委召开2022年度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会议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推进会。

会议采用“现场+书面”述职形式进行,基层团组织负责人分别就思想政治引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团的基层建设重点项目、联系服务青少年、全面从严治团、推动共青团改革等方面依次进行现场述职。

听取述职报告后,团县委班子成员根据述职材料和现场述职情况,秉着对标对表、科学客观的评议态度,对2022年度各基层团组织交出的“述职答卷”进行评议。

“我们希望各位基层团组织负责人在述职中总结工作,同时也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了今后的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何伟东表示,他们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内容和党建考核体系,纳入县委巡察监督内容,有力推动改革落地落效。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不仅仅是团蕉岭县委的工作,还需要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

为推动全县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蕉岭县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改革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结合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一并部署、一并推进。团县委牵头对各成员单位改革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多次召开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不断纵深推进改革工作。

相关

一把手挂帅编撰 百年团史问世

1986年,团蕉岭县委编写了第一本《蕉岭县共青团志》,记述了蕉岭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自1919年至1985年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第二本志书系统记述了从1986年至2021年蕉岭县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情况,展现了一幅幅蕉岭共青团发展变化的生动画面。

《蕉岭共青团志》记录着一幅幅蕉岭共青团发展变化的生动画面。

《蕉岭共青团志》记录着一幅幅蕉岭共青团发展变化的生动画面。

《蕉岭共青团志》编撰工作自2021年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团委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名誉主任,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的蕉岭县共青团志编纂委员会。编委会全体人员在大量的原始资料中去粗取精、合理谋篇、分工协作,2022年11月终审印发。

据悉,该书共6篇13章19万字,按照志书编纂要求,力求做到结构合理、名题准确、横分门类、纵向记事、史料真实、详略得当、文表呼应、图文并茂。

链接

白内障复明工程助患者重获光明

近日,香港玉清慈善基金“白内障复明工程”签约仪式在蕉岭县人民医院举行。

活动现场,玉清慈善基金受托人法团、蕉岭县人民医院、蕉岭县志愿者联合会、韶关市曲江区志愿者协会、蕉岭县卫生健康局、团蕉岭县委共同签订玉清慈善基金复明希望工程项目合作备忘录。

香港玉清慈善基金“白内障复明工程”签约仪式现场。

香港玉清慈善基金“白内障复明工程”签约仪式现场。

据了解,困难白内障患者复明希望工程由团蕉岭县委、县志愿者联合会引进,县人民医院作为承办手术的定点医院并进行手术实施。香港玉清慈善基金资助困难白内障患者免费的超声乳化手术项目,旨在帮助当地家庭困难且适合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恢复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宣扬爱心、彰显互助精神。

“我们将为符合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为患病乡亲解决烦心事!”蕉岭县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介绍,蕉岭县“玉清慈善复明工程”项目引进30万元社会爱心资金,让更多乡村贫困患者受惠,团结凝聚社会领域青年力量,引导更多资源振兴乡村作用正在凸显。

蕉岭县人民医院作为承办手术的定点医院,先后派出五官科专家到锡林公园、新铺卫生院、徐溪卫生站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群众提供白内障筛查服务。

截至5月5日,超过200名群众申请玉清慈善基金“白内障复明工程”免费治疗,已为蕉岭县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55例,惠及了蕉岭广大白内障患者,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陈萍

【通讯员】蕉新宣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