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8时,一场“戏剧+体验”的奇妙之旅在珠海博物馆上演。场馆内一改以往夜晚的静谧,传来游客的阵阵欢呼声。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珠海博物馆别出心裁安排了一场“夜游博物馆”。活动以亲子互动体验、家庭参与和传统文化传承为主导,“戏剧+游览”双融合体验为特色,旨让每位参与者在戏剧情境中了解历史,在戏剧体验中传承文化,在戏剧表演中感悟生活和谐之美。
活动现场。
老场景新内容
“夜游博物馆”广受观众好评
在整个活动全程中,游客入场即入戏,参与者可以沉浸在戏剧场景与角色中,从第三视角探索博物馆的文化底蕴,还能近距离感受“水上婚嫁、三灶鹤舞、装泥鱼、锣鼓柜、醒狮、茶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参与者情景表演、诗歌朗诵、T台走秀……活动现场,不同年龄层、不同生活背景的参与者被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任务挑战,通过参观、挖掘线索、创作、排练等环节方式,共同完成一场文艺汇报演出。
据珠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借鉴了“剧本杀”的形式,但去除了谋杀、悬疑等元素,围绕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参与者开放式、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参与游戏。
工作人员身着汉服,引导参与者完成游戏。
11岁的许锦阳是第一次在博物馆尝试这样的游戏,腼腆的他穿上汉服,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小主持人。“很难得和孩子一起有这样的互动体验,在游戏中加深孩子对博物馆的兴趣,非常感谢主办方的用心。”许锦阳的爸爸由衷地说。
据悉,此次“剧游珠博”也是珠海博物馆开展“夜游项目”的初次尝试。活动一经推出即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场场爆满,三场预约报名参与活动的人数均满额甚至超额。
活动现场。
新思路新方法
打造珠海“城市会客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功能不断被重新定义,它不仅是一个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遗产的机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服务和教育平台。因此,如何为各类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也是近年来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博物馆不仅具有提供文化传播的属性,也有丰富市民休闲娱乐生活的功能,这次采用‘剧游博物馆’的活动方式,也是希望通过丰富的活动,让游客近距离观看文物,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以此发挥博物馆新的社会功能。”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毅说。
蒋毅表示,“剧游珠博”仅仅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开端,为进一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未来博物馆将根据此次活动的观众反馈情况,将“剧游珠博”作为珠海博物馆的自有活动品牌,定期持续开展下去。“下一步还将考虑‘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音乐’等其他形式的沉浸体验,努力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力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活动现场。
此外,“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珠海博物馆还陆续举办汉服文化讲座、装裱艺术展、青少年体验以及送展览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朋友和游客来博物馆参观体验,也希望大家多关注多支持博物馆发展。”蒋毅说。
【南方+记者】吴枫
【图片】主办方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