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五秩传承薪火,喜气一堂再创辉煌。5月13日,从化区第四中学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鼓乐齐鸣、彩旗飘扬,在收获的季节里,从化区第四中学(原街口中学)举办建校五十周年校友活动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骆志雄,区教育局、从化四中相关负责人,以及从化四中历任校长、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嘉宾代表等参加。
点击视频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
师生相聚,旧友重逢,整个校园沉浸在欢乐中。校友们或打卡签名,或合影留念,同学相聚,师生见面,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校友们惊喜于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回忆起当年的青葱岁月,追忆同窗旧事,畅谈人生感悟。
活动现场,曾经在四中工作过的老校长、退休教师纷纷表达对四中50华诞的祝愿;各届校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祝福。
当天的活动还表彰了在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以及为学校三位见义勇为学生颁奖。师生和校友们还以歌舞、武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祝福学校50岁生日快乐。
创办于1972年,历经高中部被分离出去,复办高中,1994年更名为从化市第四中学,2015年再度更名为从化区第四中学等几个主要历史时期,四中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半个世纪来,从建校初期低矮的瓦房到如今现代化教学楼,从最初的20几亩地到如今的60多亩,从初露锋芒到大展宏图,从化区第四中学孕育着莘莘学子,洗礼着众多书生,将半个世纪的璀璨熔铸成一幅绚丽夺目的历史画卷。
开拓
50年的创办筚路蓝缕
1972年,从化县街口中学创办。此时的街口中学占地面积仅24 亩。在创办初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那个年代的学生一边参加建校义务劳动,一边刻苦学习。正如1977届校友刘小明所说,在街口中学简朴的平房教室里,曾有他们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有后辈学友不可理喻的“半工半读”,而这些也成了母校“前世”最好的诠释。
从化县街口中学校门
街口中学胸牌
在恢复高考以后,街口中学培养出了从化县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也为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多所名牌院校输送了不少优秀学生,成为了当时从化县最有影响力的学校之一。
1974年街口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留影
1984年,因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未得到及时改善,街口中学高中部被分离出去,成为了一所初级中学。直到1989年9月复办高中,学校才重新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经过20年的发展,学校迎来了蓄力期。面临艰苦的教学环境、参差不齐的学生生源,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必修课,严抓教学工作,整顿校风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开展示范课教学,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于1999年被评为从化市一级学校。
1999年始,学校开展“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专门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的特长训练班,为擅长美术、音乐、体育的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报考体育艺术院校打好基础。其中,美术学科开设风景速写、篆刻、陶瓷绘画、现代设计四大特色项目;音乐学科设置合唱、舞蹈、手鼓、民乐等丰富的学生艺术社团;体育学科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体育设施,强化学生的体育专项训练。学校在体艺教育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多项殊荣。高考体育艺术类考生上线率达到90%以上。
2010年后,学校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是校园占地面积得以扩大。2012年,从化市政府将从化体校校园划归从化四中,面积扩大到 62.3亩。二是教学硬件设施设备得以改善。由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学校按照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备教学设施设备,每间课室换上了75寸的教学一体机,在2014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近年来,学校重视发展智慧课堂教学,在2018年通过了广州市第一批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实验校中期检查,成为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校。
耕耘
50年的发展弦歌不辍
50年沧桑巨变,50年薪火相传。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从化区第四中学探索并确立了“全面发展 立美扬长”的办学理念,以“做最美的自己”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道路上慷慨高歌。
坚持强校先强师的团队建设理念,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台架桥。通过阅读沙龙、校本教研、示范引领、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措并举,学校逐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同时足额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师,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目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59人,研究生2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州市骨干教师8人,广州市优秀教师、班主任26人,从化区首届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人,从化区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9人,从化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班主任67人,从化区骨干教师7人,从化区教学新秀13人,为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反复的思考与不断的探索中,学校最终确定以“为学生成长导航,为学生发展奠基”的责任追求为核心,以“立美教育”为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体艺特色和文化教育并重的育人殿堂。通过“立美教育” 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学习之美,融体育为健壮之美,融劳动为创造之美,逐步形成“全面发展 立美扬长”特色教育校园文化。
现在的四中,楼宇宽敞明亮,场馆恢弘大气,器材设备齐全。漫步校园,可以深切体会到校园中处处涌动着的生机与活力、升腾着的希望与梦想。学校还以重点课题《“元认知——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为抓手,大力推行学生“自主体验、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立足校本实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同时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展各种体育艺术类特色课程,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熏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使学生造就健康自我;开展科技类课程,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的魅力,领略尖端科技。另外,心灵氧吧、信息技术、“无人机创客”、四中之声广播站、诗歌鉴赏文学社、志愿者服务社、从化民俗民风研究社、合唱社等特色社团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一年一届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次第开展,精彩迭起。
因地制宜,学校坚定地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立德树人目标,开展系列化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新时代中学生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学校以家长课程、社区活动为纽带,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共育的强大合力和生动局面,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今天四中是充满活力的,它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追求着,在追求中超越,在超越中完善。
收获
50年的硕果桃李芬芳
半世纪披星戴月,半世纪勤耕不辍。半世纪的积淀蕴蓄,锻造了“求实进取、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四中精神,蕴蓄了丰富的办学内涵,呈现了一派以美立美,成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场景。
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年年上升。学校被评为从化区高考优良单位和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三等奖;在从化区初中毕业班工作质量评定中,连续三年获得初中毕业班工作质量一、二等奖,尤其是在2019学年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
从化区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首批德育示范学校、广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广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学校、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广州市第二批红色教育示范校、第六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的接踵而至,就是从化区第四中学奋进历程的最好注脚。
奋斗
50年的精神自强不息
五秩续辉煌,今朝续华章。前人写出了学校过去的历史,今天区第四中学的全体师生正在写就明天的答卷。
现在,学校全体教职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以昂扬斗志和饱满热情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学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创新现代学校管理,学校最大程度激发教职工的潜能,持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探索和完善教职工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民主的激励机制;通过持续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完善校园硬件建设,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从服务空间、教学空间和实践空间等多个维度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校园”;通过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通过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广播、校园标语、宣传橱窗、班级墙报、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通过坚持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立美教育”为特色引领,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德美、体美、心美、言美、行美的最美青少年”的育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质量高、特色显、现代化”的“家门口好学校”。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走好我们的奋进之路。从化四中全体师生将进一步增强追赶超越、争先进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特色发展,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从化作出更大贡献。”校长谭克斌如是说。
校史年轮
1972年
从化县街口中学创办,是从化县教育局直属完全中学;
1984年
高中部被分离出去,独立办成街口二中(即现在的从化二中);
1989年
复办高中;
1994年
更名为从化市第四中学;
1999年
被评为从化市一级学校;
2010年
被评为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2011年
以优秀等级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2012年
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2014年
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广州市一级学校;
2015年
更名为广州市从化区第四中学,被评为广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校;
2018年
被评为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校;
2020年
被选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
2021年
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2022年
被评为广州市第二批红色教育示范校。
校友有话说:
50年风雨兼程,50年春华秋实。一代代四中人志存高远,求真务实。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从四中走出,在各行各业不同的岗位上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现在母校迎来50华诞,他们有话说。
1977届校友刘小明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荔熟蝉鸣的夏天里,我们虽然没有统一的校徽与服饰,却有着一样的青春笑脸和满满自信,留下了颇有仪式感的黑白毕业照。怀着眷恋依依的不舍,止于无奈匆匆的道别,就是这么一转身我们校园的光阴就成为了故事。讲着昨天的故事风雨曾经、坎坷几何?亲历见证了建校之初的艰辛与苦涩,街中人优越不足却自豪有余。
经历了几代人接力洗礼的风雨兼程,从化四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四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深爱的母校,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为我们自豪。
1982届校友黄敏儿
中学时代有我许多美好的回忆,衷心感谢恩师的培养!中学时期铸就了我勤奋好学自信坚韧的品质,让我受益终身。常记起那时与同学一起读经典文学名著,主动做各类习题,主动请教老师问题的情境。同学之间一起打球,一起郊游,还一起读诗、写诗,不亦乐乎!祝愿每位四中同学积极努力上进,享受每天的学习与成长,成就最好的自己!感谢母校,祝福母校!
1994届校友王爱华
初中、高中,我在街口中学度过了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求学时光。每时每刻,我都以自己是街中人而感到自豪。我非常感谢黄雅文老师、吴斌老师、谢巨潮老师……如今我成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或许是受到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挚友和恩师的影响吧,我永远感恩母校。祝愿母校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2011届校友胡耀铿
五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五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是您给了我们知识的蓓蕾,是您赋予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您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母校五十周年生日快乐,永铸辉煌!
2019届校友陈晓妍
四中承载了我很多很多回忆,我在那里遇见了很棒的老师和可以交往一生的好朋友。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年,但是在四中的日子仍在记忆里闪着光。当时下课十分钟我会和好朋友一起从五楼冲到楼下买饮料,考试考差了会拉着老师分析试卷,也干过很多疯狂的事情。现在想来仍然历历在目。
2021届校友欧阳颖岚
在四中生活了三年,我是被爱包围着在爱中成长的。从老师同学到宿管到保安,到饭堂的阿姨、阿叔,他们都对我很好,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今年是四中的50岁生日,在这里我祝愿四中越办越好,能够让更多的学生被爱包围着,在爱里面成长,在四中度过一又一个愉快的三年。
在读高二(2)班学生唐嘉淇
蓦然回首,已同四中共度过了两年的欢乐时光,我除了学习到课堂里的知识,还收获了生活中的许多真、善、美。老师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课间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社团辩论课上,我们侃侃而谈;校运会上,我们团结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体育精神;艺术节上,我们尽情地绽放光彩……建校五十年,桃李竞芳菲。愿四中宏图更展,桃李满天下。学生谨记学校校训“做最美的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成就自己,为四中争光添彩!
文字:黄利谊
图片:邝健华 通讯员从化区第四中学宣
编辑:莫静贤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