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在夜晚提着油灯查房,因此她也被称为“提灯女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护士们早已不必再提着油灯工作,但一代代护理人员执着的坚守,让“油灯精神”代代相传……今年5月12日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乳源那群身着白衣的“天使”们,共同感受她们对职业的热爱和信仰。
“生命第一,患者至上”——乳源县人民医院周俊玲
重症监护室,它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被称为危重病人的“守护者”。有这样一位守护者,用一颗仁慈和真诚的心,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她就是乳源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周俊玲。
一个大年三十晚上,周俊玲正和家人享受着对于他们来说难得团聚的年夜饭,就在这个时候,周俊玲突然接到了医院科室的来电,“快回来帮忙!”电话那边传来焦急的声音,周俊玲顿时紧张起来,立马放下碗筷和家人告别,火速赶往医院。
当天,科室收治了一名喝了大量“敌敌畏”的婆婆,赶到科室时,那名婆婆已经全身抽搐,情况非常危急,周俊玲立刻开展抢救工作,为婆婆进行血液净化联合灌流治疗及抢救工作,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救治,老人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周俊玲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婆婆住院期间,周俊玲还经常开导她,同时也常与家属沟通,消解了婆婆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障碍,并最终解开了婆婆的心结,与家属重归于好。出院那天,婆婆拉着周俊玲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在给予患者生活护理和情感关怀外,她还一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取得血液净化技术资格,多次参加广东省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为科室成功开展了单纯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置换(DFPP),胆红素吸附(PA),血液净化联合灌流治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人工肝DPMAS)。她还经常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善待生命,呵护健康”——乳源县妇幼保健院丘小芳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面对的大多是不会表达的小患者,从事儿科临床护理18年,她深感“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重大责任。她就是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护士长丘小芳。
2022年3月,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被父母遗弃的早产儿,体重仅1.8KG。作为儿科护士长,她带头当起了孩子的“妈妈”,负责照顾起这个可怜的孩子,还自掏腰包购买了奶粉、纸尿裤等新生儿用品。孩子是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经常呼吸暂停,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和她的细心护理下,孩子最终闯过了喂养关、感染关、呼吸关等重重关卡,2个月后孩子体重也从刚出生的1.8KG增至3.8KG。看着孩子从奄奄一息到现在眼睛眨巴眨巴还会笑,她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小草”,寓意这个孩子有和小草一样的顽强生命力。孩子一天天康复,也在不久后被一户好心人家领养,孩子出院这天,她眼眶泛红不停嘱咐孩子养父母,一定要好好对待孩子,还留下了养父母的联系方式定期询问孩子近况。
作为儿科护士长,为了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她时常想方设法给孩子们惊喜,让住院的患儿在病房也能感受到别样的温暖与欢乐。每逢儿童节等节日,儿科住院部走廊都会悬挂各种可爱的饰物,她则身穿大型卡通衣物,和科室护士们一起打扮成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到病房给孩子们分发小礼物。平时碰到不配合治疗的孩子,她会耐心讲解并准备小红花作为奖励,鼓励孩子能勇敢接受治疗。多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儿科住院部护理团队以优质的服务,真情的态度,受到了家属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爱洒人间,服务健康”——乳源洛阳镇卫生院盘海玲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乡镇卫生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能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做到实处,使辖区居民得到益处,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掌握居民健康的真实信息,她和同事们一起入村,入户,为辖区内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等患者和特殊群体竭诚细心服务。从事护理工作八年来,她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她就是洛阳镇卫生院护士盘海玲。
2022年的一个冬日,盘海玲和同事们前往月街村委会进行居民健康体检时,其中一个名叫石古庙的村小组地处偏远,离村委会有十多公里远,中途还有塌方地段,当时已近黄昏,月街村委会回卫生院还有38公里的山路。但是村里住了一名七十多岁的高血压患者,考虑到村民平时到镇卫生院体检交通不便。盘海玲当机立断,让司机载上一同下乡体检的同事,驱车前往石古庙村给老人抽血化验、量血压、测血糖、做B超、心电图等详细体检,并给老人详细讲解了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和生活要注意的事项。回程时,天已黑透,临行时老人充满感激地连连道谢并叮嘱大家回程时注意安全,让盘海玲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她常说:“基层工作虽然辛苦,但有付出就有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渐渐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最大的进展就是,辖区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能够重视起自己的疾病,主动到卫生院测血压、血糖,这说明她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公共卫生工作已经走进了辖区居民的视野,从以前的不理解,到现在的自己主动询问、主动就医,让她感到无比欣慰,更让她有信心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
【南方+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文竹君 王安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