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夫制茶技艺,潮州单丛香飘四方

南方农村报

00:58

(浴火而生 薪火相传,时长共58秒)

浴火而生 薪火相传

“有闲来食茶。”在潮州,茶叶被称为“茶米”。将茶叶等同大米,足见在潮州人眼里,喝茶和吃饭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在北宋以前潮州人就已盛行饮茶之风,在潮州市金山南麓,“茶灶香龛平”字样的宋代摩崖石刻诗句至今犹存。

田峰山有机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制作大师谢添

田峰山有机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制作大师谢添

千年后,中法两国元首茶叙松园,让从潮州走来的单丛茶再度蹿红,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元首茶叙之后,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单丛茶,喜欢上单丛茶。”来自田峰山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的谢添,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单丛茶制茶经验的茶叶制作大师。他怀揣着对单丛茶行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将自己与潮州单丛茶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受访者供图

时光沉淀 专注制茶卌余载

谢添告诉记者,1979年,年仅18的他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潮州市饶平县新丰镇,开启了与茶结缘的一生。

1985年,广东省联合潮州、汕头、梅州等地制茶专家,在当地举办了茶叶制作技术培训班。正在学习单丛茶炒茶技术的谢添听到消息,立马响应号召报了名。谢添说,自己在培训班中系统学习了21天后,便一直在田峰山茶场担任炒茶师傅,这一干便是44年。

受访者供图

卌余载光阴飞逝,经过多年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谢添最终成为了田峰山茶场数一数二的炒茶大师。如今,年满62岁的谢添,在谈及自己经营半生的单丛茶事业时,仍是目光炯炯,满怀热忱。“我们制作单丛茶的季节一般是3月到5月,这段时间也最为忙碌。而在其他时间段,我没事也喜欢到茶山上转转,给茶树除除草、施施肥。”

受访者供图

浴火而生 工夫制茶有讲究

“工夫”是指做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有细微、精致、考究的意思。潮州工夫茶,也因其制作过程中加工十分精细考究而得名。千百年来,经过精心炮制的单丛茶,茶汤独具“天然花香、特殊丛韵”的特色,被誉为“茶中贵族”“茶中香水”。这样的优异品质,也与潮州茶人们在制茶过程中下的工夫息息相关。

谈及茶叶制作方面,谢添师傅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和记者分享起他多年的单丛茶制作经验。“时间、火候,每个环节都需要根据师傅的经验严格把控,茶韵、茶香都会比纯机器生产出来的茶叶更加浓郁。”

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潮州单丛茶的制作主要分为采青、晒青、碰青、炒青、揉捻、烘焙6个步骤。其中,碰青是制作单丛茶的重要环节,此时谢添一般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晨7点全程守候。18-20℃,历时10-12小时,间隔2小时碰一次,全过程碰青5-6次,每次适度碰青约2分钟,才能充分帮助茶叶释放香气。

此外,采青时要保证茶叶的完整性,晒青则要分外注意日晒时长,炒青时要格外注重火候……谢添细数着每个制茶步骤的注意事项,并介绍说,每个环节操作的一点细微失误都会影响制成茶叶的口感。

他说,制茶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环环相扣,不容出错。做茶如做人,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必须小处着手,注意细节,脚踏实地,方能做出一壶好茶。

受访者供图

唱响品牌 传承工夫茶技艺

一片茶叶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对于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谢添师傅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考。

他介绍,潮州的茶叶加工技术、制作流程、工艺流程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潮州单丛茶而言,要想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将其作为潮州乃至整个潮汕地区重要的区域公共品牌之一进行打造。

受访者供图

好山好水出好茶,得自然眷顾,常年云雾滋养,优越的生态环境加持,孕育出了韵味独特的潮州单丛茶。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传承好这门手艺?谢添认为,必须发挥好品牌的影响作用,让潮州单丛茶走出深山,成为享誉一方的金“茗”片。

元首茶叙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潮州单丛茶产生浓厚兴趣。这不仅推动了潮州茶产业的兴旺发展,也使这门独特的制茶技艺被更多人知晓,为“小茶叶”带来了“大产业”的新机遇。“相信借助元首茶叙的‘东风’,潮州单丛茶的区域品牌效应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谢添说道。

【记者】魏钰

【实习生】江嘉敏

【摄影】谢进扬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伍咏言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