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廿三,位于广州海珠区的龙潭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迎来天后诞这一盛大节日。
活动由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龙潭经济联合社、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龙潭村天后诞是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本次龙潭村天后诞阵容盛大,巡游队伍由30个项目组成:8名大汉抬着天后像乘坐的龙轿(銮轿),带刀护卫以及十三太保兵护卫,还有女子(旱)龙舟队、凤艇队、天女散花、舞龙、舞狮等。
由28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色彩鲜艳、五彩缤纷,既古老,又现代。巡游队伍踏着百年不变的麻石街和古石桥在乡中穿行,每到一宗祠便停下来,由宗祠代表献上贺礼,并接受天后的祝福;龙狮则在宗祠门口采青。龙潭村民们家家户户都非常喜庆,共同庆贺村中所供奉的天后(妈祖)诞辰。
龙潭村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岭南古水乡,也是一个拥有神秘传说和丰富物产的村落。龙潭村一带地方,远古的时候是古海的海底,这里离广州“古海岸遗址”只有数百米之遥。
这里四面环水,村庄被河水分割为几块。两三千年前,这里逐渐浮现为陆地、滩涂,河涌弯曲交错,每天两次涨潮退潮,形成特有的水网地貌。
水乃龙栖息之所,村里也流传着很多关于龙的传说。相传在明代成化年间,龙潭村河涌面漂浮着一块木头,徘徊数日不见离去。有好事者走近细看,发现它酷似女子模样,乡亲们认定这是圣物,于是请来能工巧匠,把木头雕刻成“娘玛”神像。
天后诞巡游,自明代开始在龙潭村进行,已有500多年历史。巡游队伍中的“肃静”“迴避”“天后元君”等牌匾由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保存至今。如今,天后像借用东湖黄公祠安放。
作为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2023年度“非遗课来了”系列活动和“非遗在社区”系列孵化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采用线下巡游、线上直播、互动体验等形式,体现了“全民非遗课”的理念。
主办方介绍,本次天后诞也是一次由社区村民自觉发起、组织并由政府非遗保护部门进行指导的孵化活动,充分体现了“社区内发、政府指导;学术引领、长效孵化;共建共享,社会善治”的“非遗在社区”广州工作模式。
【南方+记者】杨逸
【通讯员】陈浩
【图片】主办方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