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HPV,
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疫苗
或是宫颈癌,
但你知道吗?
2岁的男童也会感染HPV。
2岁的果果(化名)喉咙里长了一块“菜花”样的肿块,肿块的体积很大,占据着果果喉咙的空间,导致他的声音嘶哑。在医生的建议下,果果接受了等离子消融手术,成功切除了肿块。
病理报告显示,果果得的是喉乳头状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半是由于感染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
原来,果果的妈妈曾经感染过HPV,而且她生果果是自然生产,所以果果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感染了HPV。
其实生活中感染HPV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你可能会在
脖子、眼睑、腋下、足底等
地方看到这样一种“小疙瘩”,
有点像痣,但好像又比痣更凸起,
有点像痘痘,
但又没有痘痘的红肿,不痛不痒。
这种凸起,
很有可能是疣(yóu)。
疣,常被称为“瘊子”、“刺瘊”,是一种皮肤表面的良性赘生物。
皮肤黏膜皮损后,人乳头瘤病毒(HPV)进入皮肤上皮细胞。
随后病毒在其中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形成疣,比如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5种疣跟HPV感染有关
HPV 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其中低危型 HPV,基本不会引发癌症,但可能引发一些疣类皮肤病变。身上不同部位长疣,可能会指向不同的病毒亚型感染。
寻常疣
俗称“刺瘊”或“瘊”,常与1、2、4、7型HPV感染有关。
偏爱
位置
易受外伤的部位,比如手指、肘部、膝盖和面部,可扩散至身体任何部位。
特征
疣体是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可单个出现,也可因刮擦导致疣的“自身接种”,呈线状排列。
丝状疣
头颈部最常见,它是寻常疣的一种特殊亚型。
偏爱
位置
眼睑、口周及颈部。
特征
疣体呈丝状或细长状结构,根部狭窄,表面为指状的突起。
跖疣
偏爱
位置
足底
特征
皮损最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慢慢长成黄豆大小或更大,有类似蚁丘的中心凹陷,表现为单发或多发“马赛克”样皮损,体积较大或较深的跖疣可在行走时因压力产生疼痛。
扁平疣
与3、10、26~29、41型HPV感染有关。
偏爱
位置
最常发生在手背、手臂和面部,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特征
形状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可为浅棕色、粉红色或肤色。
尖锐湿疣
这类“疣”也叫做肛门生殖器疣。
偏爱
位置
外生殖器和会阴、肛周或皮肤黏膜交界处,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产道或直接接触传播。
特征
皮损通常是分散、无蒂、表面光滑的疣,也可出现大的融合性斑块,呈现皮色、棕色或发白(尤其是潮湿部位)。
长了疣不建议这样做
1. 乱用膏药
尤其长在足底的,盲目用鸡眼膏去贴,浪费钱不说,关键是不对症也难以起效。
2. 上网自行搜索对号入座
因为疣的形态很多,普通人无法判断,通过自行搜索对号入座极容易误判,如果造成过度治疗与耽误治疗都得不偿失。
3. 自行修剪
疣具有一定传染性,单纯通过外力祛除一个两个,不仅无法有效治疗,还有局部感染风险。
大多数的疣不痛也不痒,
病程缓慢,
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
一般两年内自行消退,
少数患者可能再复发。
如果比较严重,
可以通过科学的医疗手段来解决。
名称
治疗方法
寻常疣
破坏性治疗、细胞毒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
丝状疣
冷冻、激光、电灼等手段
跖疣
液氮冷冻法、外用水杨酸
扁平疣
冷冻疗法或外用药物
尖锐
湿疣
目前的治疗手段有高频电灼、微波、激光、光动力,以及注射千扰素联合治疗,需要长期、正规就医
※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防疣,做好4件事
1
尽早接种疫苗
2
不混用私人物品
HPV病毒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因此,私人物品最好不要共用。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的毛巾衣物也要定期高温消毒清洗,尤其要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和共用内衣裤、毛巾、浴盆等生活用品。宝宝的衣物应该尽量将孩子和父母的衣物分开清洗。
3
注意性生活卫生
HPV病毒可通过性传播,因此建议避免过早(18岁以下)进行性生活、避免经期和产褥期同房、杜绝多个性伴侣等。
4
提高自身免疫力
免疫力强的人即使发生了低危型HPV感染也较难损伤健康,免疫力弱的则会让病毒有机可趁。平衡膳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都是提高免疫最简单的方式。
最后要提醒大家:
如果长了疣,不要抠!
这样可能会感染身体其他部位,
越长越多,
还有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其他人。
也不要自行涂抹药膏,
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健教部,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侵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