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走进东莞护士的24小时“工作圈”

健康东莞
+订阅

有一种职业,不分昼夜、日常忙碌;有一个群体,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于细微处护佑生命。

截至2022年底,东莞拥有注册护士30520人,其中女护士29595人、男护士925人。无论白天与黑夜,他们始终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健康东莞”的中流砥柱。

今天,第112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近30520位东莞护士的“工作圈”,了解他们日夜不停息的付出。

7:00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这是东华医院血透室护士最为忙碌的时间,需要为第一批血液患者进行透析前的准备。更换好工作服、鞋帽,他们准时进入血透室,开机、自检、安装管路、透析器、预充、给患者测量体重、询问病情。

护士们伴随转动的机器一起工作,接下来的4个小时,对患者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容不得半点闪失。

8:00

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ICU开启一天的紧张工作。护士黎钻好站在床边,将病人24小时的病情变化等每一项数据详细交接,重点病人及重点高危环节进行医护一体化查房,护士长床旁一对一点评,保障患者安全。

8:25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新生儿科护士黄斯好带着B超检查完毕的孩子回到病房,与夜班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新生儿进行床边交接。随后,她开始给宝宝称体重、洗澡、抚触,为病情危重孩子擦浴。

9:00

今天是下乡义诊的一天。中堂医院中医康复科护士兼责任组长、带教秘书袁丽珍准备好物品,她将与医生一起进行义诊,并为群众带来中医防病治病的知识。

9:30

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社卫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主管护师彭志芳在向患者提供诊疗前管理,为签约居民预约就诊时间。在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腰围、视力后,她向诊疗医生精准反馈患者的基本情况。

10:00

蔡运华是黄江医院手术室一名主管护师。家属们焦虑地等待在手术室门外,这时候,蔡运华专业而又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个步骤,就是抚慰家属焦虑情绪最好的一剂良药。

10:30

在大朗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护士们正在为患者翻身、拍背。这样的操作每两小时要重复一次,目的是预防压力性损伤和帮助患者排痰。

神经重症患者留置的管道及各种泵注的静脉管路较多,最多可达20条以上。每次翻身前后需要认真细致的检查各种管道,翻身时要妥善固定管道防意外脱管,因此,这个操作通常需要2到3名护理人员共同完成。

10:42

一名58岁的患者因胸痛胸闷于来到清溪医院急诊科。正在做床边心电图检查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心电图显示室颤,急诊护士钟小花立即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并大声呼叫医生抢救。

就在生死之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之后,患者被送往导管室进行心脏介入手术,转危为安。

11:30

刚到护士轮换吃午饭的时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ICU突然接到急诊抢救病人的通知。科室立即启动“东莞市应急抢救快速移动单元”,护士黎钻好和移动单元的成员快速赶到现场为患者行ECMO治疗,稳定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创造机会。

阿好说,这样的院内急救算是轻松的,她们还经常需要紧急到院外进行抢救,奔走于东莞的各个镇区之间与死神赛跑。

12:00

东莞市东坑医院老年医学科,查雯丽正在喂老年患者进食。她是科室的一名“护理新兵”,这里收治的多数都是失能、高龄体弱、基础疾病多和生命末期的老年患者,除了要求“爱心、细心、耐心”外,还要多一份“孝心”。

13:00

凤岗医院爱婴区,护士正在帮助新生妈妈哄宝宝。从“自己还是宝宝”,到工作岗位上,“宝宝”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细心而有耐心的“超级奶妈”。哭闹的宝宝在怀里瞬间安静下来,这让身为护士的他们很开心、自豪!

14:20

在街头的采血车里,东莞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副主任梁自领正在为市民安全采集血液。为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她需要统筹全市团体献血招募工作,团结招募组工作人员的力量,每年负责开展近900场团体献血活动。

15:00

寮步医院普外科,97岁的黄婆婆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出院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婆婆竖起了大拇指。

15:30

“您好,这里是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问您是张阿姨吗?我是社区护士小陈,今天打电话给您,主要是想了解您最近两周的身体状况,请问您……”护士正在对重点人群随访。通过动态收集居民的健康资料,提供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居家护理等健康指导,他们全力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

16:00

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是东莞市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之一。面对00后感染者小米,爱心门诊护士伍文慧用真诚的语言解开心结。在她的指导下,小米开始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正视自己的心理压力,重新展开了笑颜。

17:00

虎门中医院骨三康复科,医院突出中医优势,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责任护士在给患者做穴位贴敷。

17:23

在东莞台心医院血液科,有一个特殊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规模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36间百级层流病房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大船”,近5年来,为将近1000个血液病家庭遮风挡雨。在这里,患儿需要在百级层流的移植仓生活1个月左右,护理治疗的精确性需要以小时甚至分钟来计。

除了“一对一”的护理,移植仓里每一个患儿生命体征和状态的微小变化,都需要时刻关注。

19:15

东莞市企石镇下截社区的护士谢占玲正上门检查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并给予合理处理建议,帮助产妇尽快康复。同时,她还会向产妇宣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育儿技巧。

21:00

让患者规律服药,在精神科治疗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全国是一名精神科男护士,在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了近12年。晚上他来到病房,拿着口服药、端着一杯温水,患者小武(化名)拒绝了。

“刚刚想什么?”10分钟后,全国又进来问。“外星人来过。”小武抬头说。“对的,外星人要我照顾好你吃药。”全国递过药,小武张开了嘴,检查后笑道“外星人表扬你了”。

22:00

石碣医院普外泌尿外科,夜班护士正在写记录。漫长的夜班时间里,不停奔忙于病房的护士终于得空书写护理记录。

1:00

茶山医院ICU里灯火通明。虽然病人都是安静入睡或者镇静昏迷的,护士罗建东的工作强度甚至比一天的其他时间还要高。

他正在记录每个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神志、瞳孔等等各项指标,加药续接微量泵、吸痰、翻身,判断处理心电监护、呼吸机、血滤机等等各种仪器的报警,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转。

“凌晨的时候其实很困。我一般不会长时间坐着,会带着PDA到床边,边察看病人边写记录,这样就不会犯困。ICU的凌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刻,有可能病人会在你犯困的时候把重要的管道给拔了,或者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没有及时发现。”

护士的一天总是平凡而繁忙的,对他们来说,白天和黑夜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面对患者渴望健康的眼神,他们始终用微笑传递着信息和力量。

今天,让我们致敬身边的南丁格尔们,感谢你们,守护健康、点亮生命!

【南方+记者】欧雅琴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