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历代饕客、文人对食笋溢美之词不胜言表。宋代大文豪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好吃者,定知鱼和笋,味鲜而美,何况东坡乎?”可见笋本身不仅是美食,品笋也是一桩极富韵味的雅事。
竹笋是潮州市江东镇最具特色的农副产业名片之一。坐拥山水之美的江东镇,自古便与竹、笋结缘,是近年来远近闻名的食笋名地。眼下正值竹笋上市时节,江东镇的笋农们每日忙着挖笋、运笋、卖笋。且看一个个嫩绿的小竹笋破土而出,在竹林中崭露头角,彰显勃勃生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密码。
作为菜中珍品,竹笋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等功效。竹笋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对预防高血压也颇有功效。江东镇用竹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竹笋菜式,演绎出竹笋的万般可口滋味,大大满足了食客对健康食笋、多样食笋的“口腹之欲”。江东吃笋,“鲜”字当头。制作“全笋宴”的竹笋,大多采自笋农自家门口的笋园。采来一个个丰腴肥硕、白嫩多汁的竹笋,只见师傅用刀从中间切开,剥去笋壳、削去笋膜、剁掉笋底,清洗干净、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处理后的笋身,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口感,这也是“全笋宴”菜式丰富的关键。小小竹笋可以做成许许多多样菜式,采用了不同的烹调方法——炒、炖、煮、煨、炸、凉拌……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技艺高超的厨师们致力于让笋的每个部位都能在“全笋宴”中找到最合适的“归宿”,将其各自的鲜味发挥到极致。
在传统笋宴中,竹笋焖鸭是首屈一指的一道经典菜式。它将爆香的鸭肉与鲜嫩的竹笋一起焖煮,鸭肉吸收了鲜甜的笋汁,笋块则恰如其分地吸收了鸭肉的油脂,吃起来口味层次丰富,鲜滑可口。
鱼头笋丝汤是当地的传统菜式。熬的时间可以久一点,这样可以使得鱼头和竹笋、葱花的精华都融入到汤汁里,散发出鲜笋本身的香味。揭开锅盖,令人垂涎的气味扑鼻而来。先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汤,夹起一块嫩滑的鱼头品尝,紧接着咀嚼鲜美的笋丝,直到咽下肚仍让人意犹未尽。
冰笋,通常作为笋宴里的冷盘出现,其创意源自鱼生。利用竹笋特殊部位鲜甜的肉质做成凉菜。通过冰镇锁住笋片原汁原味,蘸上芥末酱油,入口一股沁入心脾的凉意和急速挥发的香麻,真使人欲罢不能。
大概是生于韩江河边,骨子里有种清淡平和,江东竹笋在众多的烹饪方法中适于偏清淡的料理方法。简单的清炒笋丝,最能发挥出鲜笋食材本真的风味。笋丝加上简单的葱丝和辣椒,炒熟即可,笋丝充分吸收了配料的香味,吃起来相当爽脆!无须过多的调料,入口便能真切地感受每一条笋丝的嫩滑鲜甜,把“人间至味是清欢”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不少老饕心里,笋粿是备受欢迎的潮州特产之一。笋粿所用之笋,正是又香脆又甘甜的正宗江东竹笋。把竹笋、切粒,与香菇、虾米和肉末等佐料一起翻炒做成馅料,包在粿皮里。将笋粿放在大蒸笼蒸熟,辅上菜脯粒油、葱花油,蘸上酸甘的陈醋,醋味和柔软香滑的粿皮、内里香甜多汁的馅料一同在口腔结合,爆发独特香味,令人食欲大振。
吃着笋粿,飘飘然竟如遗世登仙。让你的味蕾瞬间感受到大地的苏醒、造物主的夺天造化~
吃着江东鲜笋,山野气息萦绕鼻尖;清香的味道在口齿间回荡,既美味又营养。各位还不快来品尝这份独属于初夏的鲜味?
“潮安发布”编辑部
编审:林丰
责编:曾俊锋
编辑:陈溢
来源:触电新闻 潮安区农业农村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