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青年京剧艺术节
到底有多厉害多火爆?
用现场观众的一句话
——满台都是“梅花奖”!
▲深圳青年京剧艺术节集齐8个梅花奖,其中孟广禄老师一人就拿了2次!
有人听戏上头连追三场
演出结束后迟迟不肯离去
还有团团家的1米8帅哥团
冲上台“激情”献花
深圳中学生全程专注听戏
沉浸式跟唱表示最爱程派
有人担心抽不到票
还没开奖就来后台留言
询问团团是否有购票渠道
更有人徘徊在演出剧场外
只为获取一张演出票
当京剧遇上深圳
当“青年京剧节”遇上“五四青年节”
擦出的火花别样精彩!
大戏连演三场,火火火!
从五四青年节当天开始
团深圳市委主办的
深圳青年京剧艺术节
连演三场
从深圳大剧院
到龙华区青少年宫剧场
再到南山区文化馆
名家、名曲、名段
“梅花奖”顶流艺术家一连三天
横跨大半个深圳送上视听盛宴
演出现场
更是汇集当今京剧艺术届一线阵容
多家知名京剧院团联合参演
7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20多位国家一级演员
一级编导和著名演奏家
▲在传统经典京曲《迎春》中,艺术节拉开序幕。
一连三场演出中
京剧名家孟广禄压轴登台
演唱传统京剧《赵氏孤儿》等经典唱段
更是在观众的喝彩声中
多次返场演出
“天团级”“全明星”的阵容
让平时个人专场都一票难求的
京剧艺术名家同场演出
难怪有观众感叹:
满台都是“梅花奖”!
这阵仗,想不出圈都难!
京剧是老年人专利?
大No特No!
“本来以为今天我们两个年轻人
要混进全场大爷大妈群里看……
没想到
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说起京剧
不少年轻人可能会摇摇头
“太高端了”“敬而远之”
真的是这样吗?
↓↓↓
有人动情地讲起
与京剧有关的温暖记忆
有人则兴致满满
吐露了对京剧的热爱
年轻人到底爱不爱看戏?
深圳真的是文化沙漠吗?
别急着回答,往下看……
以为自己不懂京剧?
先来做个小挑战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爱恨就在一瞬间
举杯对月情似天”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到大街前”
“我站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这些唱词
你能用说话的语调念出来吗
其实京剧并不高冷
也许在此之前你没有机会
现场欣赏一场戏曲演出
但戏曲
有时只需要小露一手
咱这届青年人
立马被轻松“拿捏”
在各种音乐类综艺的舞台上
只要在音乐的改编里
融入了京剧等戏曲元素
弹幕里飘过的
一定是密密麻麻的
“简直是犯规!”“降维打击!”
而这些作品也往往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呀
对戏曲的魅力
就没有抵抗力
正如深圳青年京剧艺术节落幕后
一位粉丝所说
“中国人只分两种
一种是爱听戏的
一种是还没发现自己爱听戏的”
“中国人听戏
有了一定的阅历自然会解锁京剧”
传承百年
京剧和其他类型的戏曲
仍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京剧靠什么
打动这届年轻人?
为什么火了一百多年
京剧还能挑动这届年轻人的心?
答案很简单
京剧历经时代考验
是中华文化的优秀结晶
从脸谱、音乐、舞美
到唱腔、唱词、表演
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
甚至每件戏服的一针一线
都是无数艺术家通过长期舞台实践
总结、提炼、升华而来的
一台京剧
就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
集中展示和鲜活表现
当然
京剧之所以打动人心
还在于其所讲述的无数动人故事
以及背后蕴藏的“忠孝礼义信”等
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讲述中国故事上
京剧拥有独特优势
从《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
经典作品寄托的民族情怀
到《红灯记》《杜鹃山》
当代精品弘扬的革命精神
再到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原创京剧
《李大钊》……
时代气质的与时俱进
正是京剧生生不息的原因
变的是形式和内容
不变的是文化内核
▲京剧名家孟广禄演唱《赵氏孤儿》选段。
年轻人迷起戏来
可一点也不输“老戏迷”
在安徽工程大学的迎新晚会上
一位学生
身穿标准的川剧戏装
非常认真地为学弟学妹们
表演了川剧变脸、喷火等绝活
在南阳师范学院
几位00后大学生在操场唱戏
引起全场围观
令人拍案叫绝
年轻一代喜欢的
不仅是传统的戏曲
更是其背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也更自信地把它们展现在国际舞台
去年6月
一位在加拿大留学的小姐姐
穿华服参加毕业典礼的视频
在社交媒体上出圈
鸟的鸣叫、马的嘶鸣
救护车的呼啸
三种毫不相关的声音
在青春深圳“封面人物”陈依妙的
手指交错中,臂膀挥舞间
奇妙地涌出……
台下的外国听众听完
无一不为之震撼
传统文化的复兴
与大国崛起密不可分
中国青年一代
登上了时代舞台的中央
当我们一次次被传统文化打动
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也呼之欲出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更加坚定
深圳青年京剧节落幕了?
好戏才刚刚开始!
过去藏在人群中的深圳青年戏迷
在青年京剧艺术节上找到了“组织”
还有更多被“安利”被带动
或者仅仅是因为幸运抽到票的观众
走入剧场
而这两个小时的美好体验
或许将伴随一生
这届深圳青年京剧艺术节
不仅为深圳青年
播下一颗戏曲文化的种子
更为深圳文化的繁荣厚植了土壤
作为团深圳市委
“青年文化菜单”的精彩项目
深圳青年京剧艺术节
在深圳文化高质量发展中
凝聚起一股强大的青春力量
在传统与青春、传承与创新
经典与时代的对话中
青年一代接过大旗,高高挥舞
用更青春的方式
赋予传统文化更多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京剧,未来可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