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14日,音乐剧《侠影·咏春》将在京正式首演。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江门市委宣传部、鹤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这部音乐剧进展到什么程度?演职人员准备得怎么样?江门、鹤山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到现场探营,看望慰问演职人员。记者也走进剧组探营带你一睹为快。
在北京演艺小镇,探营组与音乐剧《侠影·咏春》导演、编剧、执行导演、主演等进行交流,了解音乐剧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要注意拆手、勾手的运用,以横破直,紧跟节奏......” 演员们认真投入,不断进行磨合和调试,导演和部分演员悉心交流,音乐、多媒体设计正调试设备,各岗位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导演钟浩介绍说,音乐剧《侠影·咏春》全剧分24幕,讲述的是梁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结束后的十五年间发生的故事。钟浩表示,《侠影·咏春》里的人物,不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有据可考的,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这部戏要带给观众们的,并不是神乎其神的武侠世界,而是希望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市井江湖。
导演 钟浩
梁赞有一些故事是很感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一个医生,如果他没有收徒,后面是没有陈华顺,没有叶问也没有李小龙的,所以我觉得在挖掘我们传统的故事里面,这是一个很好的点。
主演夏振凯饰演梁赞“赞先生”。记者探营时,他正进行咏春功夫对戏,一招一式,处理起来干净利落。
演员 夏振凯
剧中一个人打七、八个人,然后有这种武术场景,都是需要大量时间配合,需要花时间慢慢去对、去研究的。
演员徐瑶在剧中饰演“郑若兰”。
演员 徐瑶
郑若兰这个角色是我们剧中梁赞的妻子,她温婉大方,知书达理,非常爱自己的丈夫,也十分懂他。在我看来她身上有一种大爱的精神,她对于梁赞来说,起到了一个精神支柱的作用。
目前,音乐剧《侠影·咏春》演职人员已完成部分段落戏剧排练、地面调度、合唱录音、民乐录制等,下一步还将进行合光合景、全剧联排,力争在5月13日、14日首演把最完美的音乐剧呈现给广大观众。
五月期待 共赴约会
鹤山融媒短视频:音乐剧《侠影·咏春》在京首发“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音乐剧《侠影·咏春》是鹤山市首次与国家最顶级的艺术院团合作,也是江门市文艺精品创作的重点项目,作为新时代推进侨都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实践,创排《侠影·咏春》将成为弘扬咏春武术文化精髓,建设江门、鹤山高质量文化强市的一次重要创新。
《侠影·咏春》,不见不散。
演出时间、地点
2023年5月13日14:30(第一场)
2023年5月13日19:30(第二场)
2023年5月14日14:30(第三场)
2023年5月14日19:30(第四场)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剧目介绍
音乐剧《侠影·咏春》讲述的是咏春一代宗师梁赞的故事。他是叶问的师爷,即叶问师承陈华顺,陈华顺的师父就是梁赞。关于咏春拳的起源,也有“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的说法,至今咏春拳远播五洲,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该剧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历史背景,带领观众回到清末的岭南地区,在剧中,梁赞不仅仅是一位咏春拳师,更是漫漫历史长河中,那些为了国家兴亡,敢以一己之躯对抗黑暗的盖世英雄们的缩影。与英雄同行的还有这样一群人:艺压群芳的名伶、与世无争的艄公、沉默寡言的杂役、聪明机智的伙计、混迹街头的浪子,满脸凶相的屠户……他们因咏春拳而结缘,在《侠影·咏春》中集结;他们被侠义精神感染,与梁赞一起,将一道道侠影化作万点星光,把这世界照亮!
音乐剧《侠影·咏春》集结了业内优秀的主创团队,导演钟浩,作曲陈思昂,编剧杨硕、谷依曼,执行导演、编舞张阳,声乐指导郑欣闻笛,舞美设计陶雷,灯光设计刘传龙,服装设计文戈,造型设计耆娜,多媒体视觉指导冯磊、设计孙文博等,由夏振凯、马添龙、徐瑶、蔡忻如、崔秀丽、常进等一线音乐剧演员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家共同敬献。
点击这里查看☞ 购票业务
购票指南
第一步:
点击进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第二步:
在菜单栏“官网购票”
找到购票入口
第三步:
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第四步:
选择表演场次
并提交订单
即可完成购票
来源:中国歌剧舞剧院 鹤山市委宣传部 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广播电视台) (记者/摄影:肖仰乐)
编辑:吕桢华
校对:冯彦敏
审核:李文华 陈楚文
监制:吕悦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