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间,揭阳市举办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城镇建设工作启动仪式暨特色产业展示活动,吸引了16.2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入场参观。活动现场集中展示的揭阳非遗与文化艺术尤其受到群众的喜爱,其中,就有揭阳国画大家刘壁怀的画作。
刘壁怀是揭阳榕城人,号竹馨斋,是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画家,师从揭阳国画名家白丁(1921—1994)。从艺近六十年来,他扎根于生活,致力于国画创作,深耕艺术,以画笔赞美乡土人文风情和祖国大好河山。
国画全能 自成一家
少年时期的刘壁怀曾经以打鱼为生,过着“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生活。青年时期,他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下乡知青,奔赴海南岛,在天涯海角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步入壮年,他又在工业一线辛勤劳动、挥洒汗水,以双手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不管生活环境如何变化,刘壁怀对艺术的热爱只增不减。他说:“我对于艺术是源于骨子里的热爱,没有任何功利心。”
刘壁怀工于人物、花鸟、山水、篆刻,堪称“国画全能”。他的画作题材广泛,以反映生活、表达普罗大众之追求为主。他的画中人物线条干净利落,笔墨皴法一气呵成,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他笔下的花鸟取法于八大山人、石涛,章法严谨,生机勃勃,似跃出白纸之外;他的山水寓情于景,抒发心境,极富美感。
刘壁怀的国画艺术雅俗相融,既入百姓之家,又登大殿之堂。《美术报》美术评论家谢钧曾点评曰:“刘壁怀先生的作品很耐看,很有嚼头。”许多人在鉴赏刘壁怀的《五子闹春》《五老对弈》《布袋佛》等作品时,表示乍眼一看就是白丁先生的画作,细看之下又能找到刘壁怀的个人风格。可以说,刘壁怀先生既深得白丁先生真传,又自成一家。
诗书篆刻 精益求精
国画,不仅仅只有“画”,画中的题字、题诗、印章也是画龙点睛之笔。刘壁怀不仅善画,也能书、好诗、治印。他在《刘诲戏蟾图》题诗:“垢脸蓬头不计年,金蟾钓罷舞蹁跹”,在《济公图》题诗:“悬壶济世苦中苦,把酒行歌仙上仙。”
印章篆刻是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篆刻家必须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刘壁怀是先学书、后学画,其画作是以书法入画,为篆刻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壁怀的篆刻又继承了白丁先生的笔力刀法,老辣奔放,碑气十足。书法大家王楚材称赞他“能画善书,力继前贤,知其用功之勤”。
作为揭邑画坛不可多得的全才之一,刘壁怀为人低调谦逊。于艺术,刘壁怀从不自满,精益求精。刘壁怀说:“每回看我早期的作品,都会寻找其缺点,在下一次创作中扬长避短,才会进步。”
【南方+记者】林捷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