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游荡”在展厅里的自然“精灵”们

南方公益+
+订阅

剪刀咔嚓,彩笔唰唰,一针一线,撕扯彩纸沙沙……

一间自由自在的艺术工作坊里,孩子们正心无旁骛地工作着。

他们的灵感在这里流淌,奇异的花草在这里生长,神秘的动物成群结队,斑纹是它们特立独行的符号……

5月7日,“——,自然有力量”例外天使&桂南学校儿童艺术展在广州方所开幕。

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携手广东省中山市桂南学校的师生们,在方所美学空间内呈现了一片萌趣艺术天地,以孩子童真视角的美术创作,共同探寻自然最真、最美的一面。

桂南学校创立于2003年,持续致力于乡村儿童艺术教育,旨在用美育方式表达孩子“非语言”的内心,将“不可说”的情绪和“如何说”的方法用图像呈现。

本次展览从桂南学校的特色“自然美育”理念出发,汇集呈现了桂南学校的学生们以民间工艺、综合绘画、综合材料、民间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作品,并由桂南学校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亲手布展。

这些“游荡”在展厅中的“精灵”们,或宏大或微小,或朴拙或精巧。它们歪歪斜斜的线迹,肆意奔放的色彩,自由拼接的形态,不同材质的碰撞,是孩子们创作的自然流淌,100个孩子的眼中就有100种自然的形态。

自在创作,自然力量

棉线、绳子、纽扣、珠子,杂物都可入画;盘绕、缝补、拼接、刺绣,技法不拘一格。

你一针,我一线,孩子们的创作没有边界,如波洛克艺术,充满随意挥洒的自由张力,越自然,越有力量。

展览主题海报中萌趣的动物,是“例外”天使的主角——来自大自然的生灵们,由桂南学校孩子们的剪纸创作。朴拙的线条,明亮的色彩,带着孩童原始纯净的想象力,勾勒森林动物在他们内心的投影。

动物们身上有趣的“斑纹”,是“例外”从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中提取笔触线条,与剪纸相结合,从而解构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增添了图案符号化的记忆感和辨识度,同时更加生动而纯粹。

萌趣图案融入天使衍生品中

在开展当日,“例外”邀请桂南学校的张耀仁老师与关勇老师,共同分享美术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家庭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美术启蒙等问题。

关勇老师认为,儿童画画是表达的本能,作为师者或家长无需过多修饰与干扰,让儿童的一切表达自然而然地发生。孩子可以从美术的自我探索中去观察、思考,建立逻辑能力,从而获得自我成长。张耀仁老师说道:“美术如一把盐,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滋味。” 桂南学校的“自然美育”,旨在培养终身有审美力的生活观察者,有独立性的思考者,有自我要求与秩序感的生活家。

据介绍,“例外”将与桂南学校孩子们共同创作的萌趣图案融入天使衍生品中,并设立专项公益基金,用于支持乡村儿童的自然艺术教育项目,将该校独特的自然美育体系传递给更多乡村儿童。

例外自2003年开始,每年以“天使”为颂扬爱的化身,寻找内心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至2023年已是天使二十载,例外秉承可持续的探索历程,聆听自然的召唤开启内心的美好。

【南方+记者】李劼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