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杰出青年画像:挺膺担当 后浪奔涌

南方+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身处改革先驱之地、热血青春之城,深圳特区青年的青春当如何与新时代同向同心、共同前行?  

5月4日,深圳市举行“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深圳青年先进事迹分享会,市委副书记余新国出席活动并讲话,市委副秘书长牛长涛、团市委书记高大伟等出席活动。  

分享会上,深圳在全国首创的青年品牌、备受各界关注的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和“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暨“深圳好青年”获得者名单正式出炉,来自不同行业的30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获选者更加年轻,“80后”占到八成以上,且六成获选者拥有硕博学历,其中大多数还同时获得了各类国家级荣誉和支持。所涉行业亦紧扣深圳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城市特征和产业代表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不论是在哪个领域奋斗,他们都没有局限于个人得失,而是感应时代脉搏,在“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感驱使下,挺膺担当,自觉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责任,成为奔涌的后浪。  

深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青春之城,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14—35岁青年超800万,占比46%。4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怀着建设特区、建设现代化的理想,从五湖四海汇聚鹏城。深圳的崛起之路,正是一代代特区青年追梦、圆梦的奋斗史。  

1985年,深圳在全国首创青年品牌——“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推选活动。因发现青年人才、树立时代楷模、营造出崇尚人才的浓厚氛围,很快在深圳乃至全国引起关注。  

1990年起,团中央开始举办“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全国主要省市相继推出不同层级、行业的“十大杰出青年”推选活动,逐渐形成覆盖面广、号召力强、影响力大的青年工作品牌,激励一代代青年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截至目前,深圳共举办了13届“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推选活动。其中,2023年的推选于年初启动,由团深圳市委、市青联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委外办、市委台办、市港澳办、市人才工作局、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科协,以及新华社深圳支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共同发起。  

活动旨在发掘一批为深圳改革开放事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突出贡献,或为所在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青年典型,积聚和展现深圳青年拼搏奋进的力量和青春飞扬的活力。  

367名来自深圳30多个行业的青年踊跃报名。经过网络风采展示和组委会综合推荐,共80人入围初审。接着,15个主办单位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代表等组成的评审会从中推选出30位优秀候选人入围。  

最终,王学谦、胡春华、周剑明、王雷、卢海舟、林大叶、钟超、谢雷、张峻彬和郭晓彤等10人被推选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  

罗昌杰、朱力、刘宇辰、朱英杰、谷力、时春霞、姚龙华、李莹、徐文涛、杨明明、王冠墨、陕闪、郭夷锬、陈永伟、焦岳、邹炜、时潇含、刘晨鹏、张蕾、黄炯东等20人被推选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暨“深圳好青年”(下称“深圳好青年”)。  

值得关注的是,在为期7天的网络风采展示环节,全网浏览量高达1.8亿,点赞总数6800万人次,相当于每个深圳人点赞4次,足见深圳青年的吸引力,以及“青春之城”对青年的友好、包容和信赖。  

综合梳理这30位获得荣誉者可发现,较往届相比,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整体更年轻化。30位获选青年中,平均年龄为39岁,83%为“80后”,“70后”和“90后”人数比例相当,年龄最小的仅24岁。  

其中,“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平均年龄为40岁,包括7名“80后”、2名“70后”和1名“90后”;“深圳好青年”平均年龄为38岁,包括16名“80后”、2名“70后”和2名“90后”,最小的是仅24岁的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时潇含。  

整体年龄和结构分布较第12届推选活动更年轻,且“80后”比例提升超过20%,侧面印证了这个年龄群已成为当下社会领域的中流砥柱。  

二是学历层次较高。30位青年中,有10位是博士、9位是硕士,硕博学历者占比高达63%。其中,在“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这一数据比例更是高达80%,且大多曾获得过“国字号”的荣誉。  

比如,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智能控制与测试研究所所长王学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连续攻读硕博学位、担任博士后,获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科技创新之星。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卢海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材料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钟超博士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两人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雷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病区主任、医务部部长郭晓彤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后,曾获多项国际和全国手术技术比赛大奖。  

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林大叶硕士毕业于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也是首位获得德国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冠军的中国人。

三是行业代表性显著。30位青年中,党员占比达到60%,有自小在深圳长大的青年,也有毕业后来深发展者。从所属行业职业看,既有专攻航天飞行器、量子物理应用等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立足新兴产业的创业者,推动产学研高质量发展;既有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带头人,也有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者;既有交通、税务、公安、信息、建设等领域的政府机关和国资系统青年,也有民营企业的奋进者。  

所涉及行业紧扣深圳发展的各个领域,也与深圳创新之城、科技之城和设计之都等定位高度契合,具有较强的城市特征和产业代表性。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面对百年之变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须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在与“深圳十大杰出青年”获选青年接触后,很快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个强烈的共性特质,即他们都有“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感,进而有了对于历史与时代责任的自觉担当。  

卢海舟决定加入南科大新成立的物理系时,心中不禁从深圳经济特区的带动作用中思考南科大办学的意义,觉得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南科大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辐射的带动作用。  

卢海舟

卢海舟

于是,他在课堂中把最前沿的科研知识融入教学里。量子力学课上,他将超过95%的课堂时间都用于板书推导,通常一堂课能写满六面黑板和两面白板。一本薄薄的教材,别的学校一学期就学完,他要用两个学期慢慢打磨,就是为了帮学生们打下更扎实的研究基础。  

王雷从小在陕西榆林长大,目睹了沙尘暴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从那时起,就在心里埋下一颗研究新能源的种子,后来读书、工作、创业也都围绕这一领域展开。  

“我的梦想是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清洁惠普的能源解决方案,让大家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可以无忧用电。”王雷认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源源不断地创造创业,新时代青年要勇做新时代弄潮儿,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峻彬从小在深圳长大,深受深圳浓厚的高新技术研究氛围影响,从中学时期即开始研究机器人,初中时成功做出的盲人阅读器,让他觉得为社会创造价值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毕业后不久,他就自己创业,沉下心来解决技术难题,研发出专为中国家庭清洁习惯而设计的全球首款“会自己洗拖布”的扫拖机器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也无比光明。”张峻彬希望,未来心无旁骛地做创新,为深圳的建设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三人行影业(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雷的梦想则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扬尽微薄之力,打造新国潮,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魅力。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之后,他们首创了中国第一个完整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此后又创作了《鲲》《水图》等国潮水舞,全网浏览量超200亿次。

“没有任何学习的对象和经验,由于水下听不到音乐和声音,要靠高度的默契和水下敲击铁棍来找节奏,一个60秒的水下节目,演员和摄影师至少下水200次,在水里泡上12个小时。”谢雷说,如今他们又创新在雪里拍、冰下拍、火里拍,融合神话、戏剧、武侠等中国元素,希望打造更具传播力的新国潮。  

青春的故事不尽相同,青春的奋斗一脉相承。承时代之志,担青年之责,在深圳这片南粤沃土中,无数青年正赓续薪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

(排名不分先后)  

王学谦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智能控制与测试研究所所长  

胡春华  

深圳巴士集团三八红旗车队队长助理  

周剑明  

中国联通深圳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雷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卢海舟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  

林大叶  

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钟超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材料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  

谢雷  

三人行影业(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峻彬  

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郭晓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病区主任、医务部部长 


 

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

暨“深圳好青年”

(排名不分先后)  

罗昌杰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创新研究院院长  

朱力  

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刘宇辰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  

朱英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执行主任  

谷力  

中建八局一公司副总经理、中建八局深圳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时春霞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训练大队一中队教导员  

姚龙华  

深圳特区报时评理论部主任助理  

李莹  

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支教河源紫金任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校长  

徐文涛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信号技术  

杨明明  

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  

王冠墨  

深圳市泓利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  

陕闪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副局长  

郭夷锬  

深圳市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  

陈永伟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控制高级主任工程师  

焦岳  

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零售事业群总裁  

邹炜  

中建三局华南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时潇含  

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刘晨鹏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张蕾  

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炯东  

深圳市喜娃娃妇幼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方+记者】 张玮


编辑 胡佩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