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最近多少湛江人对这首歌上头啦?
那在大大的湛江挖呀挖呀挖
能挖出什么呢?
在湛江海边挖呀挖呀挖
“在长长的海边挖呀挖呀挖
挖多多的海鲜,填满肚子呀”
湛江作为一个海滨城市
拥有绵延的海岸线
听涛看海之余
还吸引了不少市民来赶海
贝类
花甲
挖花甲,技巧不多工具要齐。只需用多齿耙顺着方向挖,当遇到有阻挡的感觉,大概率就能挖到花甲。
作为湛江经常能吃到的贝类之一,它的烹饪方式十分简单,或用姜葱爆炒,或加盐水煮,但黑胡椒一定要加,可去除花甲腥味。
白贝
与花甲相比,白贝的个头稍微大些,外壳花纹白色。退潮时,被海水冲上岸边的白贝会快速卧沙,留下小孔,只需沿着小孔挖就对了。
青口
青口贝一般藏在礁石的缝隙间,如果挖到其“大本营”,小心不要被其锋利的外壳边缘划伤,可用工具将其挖下。
青口贝的吃法也很丰富,炒、蒸、烤、做汤等方法都不错,还可以将肉取出来晒干食用。
螺类
东风螺
湛江海域宽广,在硇洲岛一带分布着东风螺野生资源。野生资源的存在说明该地适合作为东风螺的养殖地。
东风螺,肉质肥弹、味道鲜美,成为不少湛江老饕餐桌上的海鲜美食。无论是白灼、爆炒还是炭烧,东风螺都是湛江不可或缺的美味。
钉螺
钉螺学名为锥螺,一般栖息于水深10厘米以下的泥中,由于该区域属于潮下带,挖钉螺时并不容易,需要挖深些。
钉螺肉不多,但加入姜葱爆炒后味道很鲜甜,成为不少湛江人的夜宵必点项。
猪仔螺
猪仔螺又称阿拉伯宝螺,外壳可爱又漂亮,一般会被海水冲到礁石上或者缝隙里面。建议挖到猪仔螺的朋友们可以将其收藏起来,当成标本哦。
沙虫
遂溪草潭镇拥有长达17公里的海岸线,每当海水落潮,广阔的海滩露出地面,成群结队的渔民来此采挖沙虫。
沙虫有不同的烹饪方法,蒜蓉清蒸沙虫以最简单的烹饪工序,保留了沙虫的原汁原味,味道鲜美嫩脆,轻咬一下,即可感受到沙虫满满的蛋白质口感,Q弹脆生,拌上调制好的蒜蓉酱,令人口齿留香。
泥丁
在湛江,还有一美食,与沙虫长相类似,但颜色稍黑,它就是泥丁。泥丁也叫泥虫、土钉,具有“海洋冬虫夏草”的美誉,泥丁也是红树林尤为出名的生物,长年活动于滩涂上。
产自廉江高桥的泥丁外形较为粗壮、口感较韧,当地人喜欢用来煲粥,高桥泥丁粥可谓湛江的必吃美食之一,粥因“料足”而出名,鲜味也因此几何级增加。
由于目前泥丁的人工繁育技术尚未成熟,养殖户基本上是在海滩上,投放天然苗种,因此泥丁是要“种”的哦~
在湛江田间挖呀挖呀挖
“在红红的田地里挖呀挖呀挖
挖多多的作物,富农户荷包”
湛江作为广东的农业大市
种植的农作物数不胜数
能挖出什么宝物呢?
良姜
姜片,是夏天一剂祛寒气的良药。良姜是姜科植物中具有独特香型的品种,全国90%的良姜都来自徐闻,是全国品质种得最好的产区,在湛江徐闻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
种得良姜,必会吃姜。在湛江,良姜与鸡汤为“黄金搭档”,稍稍一煮,一锅香气喷喷的良姜鸡汤出炉。
牛大力
牛大力是一种南药,具有去脂、滋阴、润肺、安神等功效,在湛江廉江、吴川等地均有种植。
在湛江,不少市民喜欢煲牛大力枸杞鸡汤,具有强劲活络、平肝润肺之效。不过,牛大力做药膳汤虽不错,但不可长期过量食用哦~
莲藕
湛江市坡头区是全省最大的莲藕产区之一,炎炎夏日来临,连片的藕田里,藕农们正俯身荷塘,采挖夏天的“希望”。
依托万亩生态荷田,坡头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目前已建成3条现代化莲藕深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莲藕粉丝、莲藕淀粉、红薯粉丝、红薯淀粉。
香芋
每年夏季,是芋农最忙碌的季节。农人在茂密葱翠的芋田里穿梭忙碌,挖出深埋的香芋,为各家各户的餐桌上又添一道美味。
遂溪县城月镇西山仔村所种植的香芋个大香甜,松软如棉,形如炮弹,单个重5-6斤,香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蒸、可煎、可焗、可炸,一口咬下,香、粉、滑、嫩,如奶油般的口感。
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是华南地区常见的药用植物,素有“广东人参”的美誉,药用价值高,是药食同源佳品,在湛江廉江等地都有小面积种植。
广东人常将五指毛桃用来煲鸡、煲猪骨、猪脚汤。一方面,其味道鲜美、气味芳香可以遮掩肉腥味;另一方面,其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对食欲缺乏、咳嗽气喘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番薯
湛江遂溪番薯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时期。湛江自然条件优越,日照充足、土地平坦,一年四季皆可种植番薯,为遂溪番薯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湛江番薯皮薄光滑、入口香甜、无渣无根、口感爽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巴西人参
在广东省雷州半岛林下经济科技创新中心,种着成片的巴西人参,其为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的巴西人参引育、种植示范作物。
巴西人参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巴西热带雨林中,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一般三年可收。因其稀有且保健功能强大,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
在湛江
还有什么可挖之物
欢迎在评论留言讨论呀~
【撰文】许筱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