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水通天下,知名艺术家在丹灶立下全球艺术地标

南方⁺ 记者

1

800多年前,“南海一号”商船承载着部分产自佛山南海的陶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洋出海;100多年前,从南海丹灶走出来的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开启环球之旅,开眼看世界;100多年后的今天,知名艺术家向阳计划从南海丹灶出发,航向全球。

5月6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岛上水口路的尽头,随着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和向阳共同拉下幕布,“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开盖头。未来,向阳计划与科学家、艺术家等跨领域人士结伴,搭乘“新南海一号”航船,开启一趟涵盖科技、艺术、文化等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文交流之旅。同日,“可抵达的彼岸”文献展同步在向阳艺术工作室拉开帷幕。

当前,南海正全面推进“水上南海”战略,全力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文艺人才驻村(居)计划,完善文化旅游体育人才奖励政策。此次仪式的举行,也标志着向阳艺术工作室成为“水上南海”战略一张闪亮的名片,同时,向阳正式履行南海“文化产业特派员”的职责,立足丹灶发挥所长,促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随着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和向阳共同拉下幕布,“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开盖头。林洛峰 摄

随着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和向阳共同拉下幕布,“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开盖头。林洛峰 摄

“新南海一号”将从丹灶出发

今年2月1日,丹灶镇文旅大会暨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建设启动仪式举行。作为活动的一大亮点,艺术家向阳携向阳艺术工作室进驻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计划发起“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计划。3个多月后,该计划迎来里程碑一刻。

活动上,向阳亲自对“可抵达的彼岸”文献展进行导赏,分享了“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畅想,并邀请船舶设计专家分享了支持“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的船舶设计。听到向阳的计划后,国潮音乐人卢中强也激发出创作灵感,萌生出与向阳的艺术装置结合,创作新南海一号主题世界音乐的想法,他在活动现场分享了《新南海一号协奏曲》的畅想。

“南海一号”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贸易和中外文化交往的代表性符号。2022年,考古证实了“南海一号”大量器物源自佛山市南海区的文头岭窑和奇石窑,从而也证实了南海县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千百年来,南海从未间断地在中国面向全球的开放交流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该计划是在“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下,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南海区西樵山书院发起,联合中国顶级艺术家、生活家、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面向全球多元文化交流的公共IP。该计划将以南海为起点,拟主张“东方美学、国际表达、全球交流”,开展一系列多元化的全球人文交流公共项目。

“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计划作为“新南海一号”人文交流计划首个项目,由向阳经过十年的策划和筹备。“可抵达的彼岸”文献展展现了向阳围绕“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计划,从灵感迸发,到理念构思,再到艺术实践的前期探索历程。

“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幕,则是该项目计划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未来,向阳计划与科学家、艺术家等跨领域人士结伴,搭乘“新南海一号”航船,开启一趟涵盖科技、艺术、文化等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文交流之旅。

以艺术赋能“水上南海”战略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南海始终坚持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近年来在公共文化领域投入过100亿元,拿出最好的地块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有为馆和飞鸿馆等高端场馆,引入了虎牙、欢聚、宋城等文化产业龙头项目。

特别是2022年以来,南海多次高规格召开文化事业座谈会、文化沙龙、文化发展大会,顺利举办国内首个全域性、地域型的艺术节——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重磅发布文化高质量发展意见,全面启动“水上南海”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南海文艺事业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

在南海不断强化文化力量引领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向阳与南海结缘。去年11月18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首期落户南海西樵。同年9月,他来到南海,之后创作出《海洋漫步》和《进化中的尘埃》两件艺术作品,成为艺术节热门作品

今年4月27日,南海发布了《“水上南海”以水为脉、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在“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下,提出以水为脉,以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为目标,构建水生态、水经济、水生活、水交通、水人文五大战略行动,落实15项行动部署。随着此次“可抵达的彼岸”文献展暨“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揭幕,向阳持续以艺术为媒,为南海文化发展赋能,也呼应了“水上南海”的战略部署。

一方面,向阳艺术工作室落户金沙岛,打造艺术家聚集、交流和创作的空间,“新南海一号”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依托周边的公共艺术空间,有望成为南海公共文化艺术的新地标,培育文化创新力和文化生长力,塑造独特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从而提升区域美誉度。

另一方面,在向阳看来,南海的地域文化是水文化、海文化,正因为南海有水一样的包容精神,全球艺术航海启航地标才会选址落户南海丹灶。他透露,未来“新南海一号”将沿北江进入珠江,再从珠江口航向世界,同时该项目计划以水为脉,将全球人文交流成果带回南海。

让艺术家在南海出圈出彩

活动上,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为向阳佩戴上“文产特派员”徽章,标志着向阳正式履行南海“文化产业特派员”的职责,在发起艺术项目,发挥自身专长的过程中,促进文化产业赋乡村振兴

今年2月1日,南海首期“文化产业特派员”试点启动。该试点工作由南海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合作开展,计划在丹灶7个村(社区)中各选取一个示范点开展一村一员特派服务,引导支持在地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与村干部形成“双轮驱动”,共建人文乡村,共创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丹灶坚持以文兴产、文产融合,一批优质文旅项目纷至沓来,推动该镇全域旅游品牌加速形成。乘势而上,丹灶加码发力,今年提出打造“金沙户外”区域公共品牌,构建“户外生态、户外运动、户外艺术、户外产业”四位一体的国际化金沙户外休闲运动岛,积极落实“水上南海”战略,助力构建南海“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以及丹灶镇委、镇政府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视,为丹灶成为南海“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首期试点区域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上,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对向阳参与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并推动向阳艺术工作室落户南海表示感谢。他认为,在丹灶镇内、北江边上,向阳艺术工作室将树立起一座“艺术的丰碑”,相信向阳在南海种下大大的艺术种子,将能开出大大的艺术之花。

“向阳艺术工作室是‘水上南海’一张闪亮的名片,向阳艺术工作室的落地将会带来虹吸效应,期待南海与艺术家开启一场‘双向奔赴’之旅。”方华刚邀请更多艺术家来到南海,南海将因艺术家的到来而变得更绚丽多彩,也相信艺术家会在南海这片土地上出圈出彩。

“借此活动,我也希望在南海这片土地上能实现科学与文化交相辉映。”方华刚表示,南海正努力把科技和文化打造成为两张最亮眼的名片,以氢能产业为例,南海正着力打造“中国氢能第一区”,丹灶则要成为“中国氢能第一镇”,一批科研人员、院士等科学家汇聚于此,期待科学家与艺术家多多沟通交流,共同谱写南海更加辉煌的明天。

【南方+记者】林洛峰

读者群二维码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