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疫情,重磅宣布!“二阳”冲上热搜,这些事项一定要注意!

广东禁毒
+订阅

世界卫生组织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近日,网上声称自己“二阳”的人变多了。“五一”小长假是否加速了新冠“二次感染”趋势呢?许多人疑惑:如何甄别甲流、新冠和普通感冒?是否存在“双重感染”的可能性?

广东多名临床专家表示,目前在门诊接触到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多是“首阳”,“二阳”仅为散发病例,且“二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上一次感染更轻。

此外,甲流患者临床表现更重,有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专家提醒,因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同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理论上存在双重感染可能性,因此市民朋友不可大意,需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甲流临床表现更重

存在“双重感染”可能性

当前,春季传染病多发

甲流、新冠、普通感冒如何区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詹少锋说,普通感冒、流感、新冠早期症状都差别不大,表现为发烧、喉咙疼、咳嗽、鼻塞、流鼻水、胃口不好、全身疲乏、肌肉酸痛等症状,主要靠核酸或者抗原检测来区别。

从这一次接触的病例来说,部分甲流患者会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且整体临床症状表现会重一些,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反而临床症状较轻,部分小孩伴有结膜炎症状。但不管是哪一种疾病,临床上基本是采取对症治疗方式。

这段时间

“甲流”和新冠都偶有出现

是否有人会同时感染两种病毒?

此前,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在甲流科普直播时介绍,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都属于呼吸道感染病毒,理论上存在叠加感染的可能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表示,近期接诊了一名男性患者的甲流跟新冠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该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免疫力低下,相对其他人来说,他的症状会稍微重一点,伴有全身发热、疼痛等症状”。彭劼进一步提醒大家,虽然“双重感染”发生概率较小,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要做好防护。

“二阳”临床症状表现更轻

预计不会引发大规模感染

今年4月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省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上,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前来医院问诊的患者中,既有“首阳”,也有“二阳”。

“一般来说,二次感染会比首次感染症状要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增清呼吁,家长无需过分紧张,在2022年12月新冠流行期时,临床接诊患儿大多以轻症为主,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

许多人担忧,二次感染是否会引发大规模暴发?医生表示,鉴于许多人已建立起免疫屏障,新一轮疾病流行传播的速度和规模不会像之前那样“快”和“大”。

二次感染切勿恐慌

少量接触病毒可刺激免疫

当发现自己或者是孩子二次感染后,应如何应对?

01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首先不要产生心理恐慌,如果测出抗原为阳性,证明还是传染性强的时期,此时建议居家休息,不要前往人群密集地方,同时应在密闭环境内需佩戴好口罩,降低传播风险。

02

但对于老年人和免疫脆弱人群来说,每次感染都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医生建议,在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要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与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接触,比如分餐吃饭,做好日常消毒等,降低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

03

有先天性心脏病、脑性瘫痪等基础性疾病的,以及5岁以下的小朋友是重点防护人群,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要保持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04

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以及有基础病的孩子,如果测出新冠阳性,建议及时就医;3个月以上的小朋友,无其他基础病的,如果仅是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居家休息、补充营养,对症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如果持续三天都高热不退,或是有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则需要就医。

网络流传的“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医生回应:“非常不靠谱”

4月24日,“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社交平台流传。医生表示,这一手册“非常不靠谱”。

网传“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

该“自救手册”对新冠症状进行了用药指导。例如,小孩体温超过38.5℃时,交替服用布洛芬、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烧药;出现眼睛痒、发炎症状时,可能是感染了新毒株引起的结膜炎,可以滴一些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缓解不适;腹泻不止时,可以服用蒙脱石散,短期内能够缓解症状;胸闷喘不过气,可以吃一点维C……

医生指出,不建议交替使用退热药,发热时应多饮水,避免脱水;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都无作用;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喘憋症状都需要及时就医;病毒性腹泻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可以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类的药物,口服补液盐。重症高风险人群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评估是否尽早抗病毒治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