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危在旦夕!广医二院血管外科介入手术紧急“拆弹”

广医二院
+订阅

腹主动脉瘤时常被专业人士称之为腹部的“不定时炸弹”,一旦腹主动脉瘤破裂,几分钟就会致命!即便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仍有部分患者在院前急救中死亡;也有部分送到医院抢救的患者经抢救后死亡。

因此,破裂腹主动脉瘤极为凶险,其救治是否成功非常考验专科团队的抢救能力,也是衡量一个血管外科中心的综合能力指标之一。

广医二院血管外科作为广东省著名的血管外科中心,常年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对于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期番禺院区血管外科接连收治数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在科室主任林少芒教授的指导下,番禺院区血管外科副主任萧剑彬带领的血管外科团队在患者生死存亡之际,为患者连夜施行手术,顺利转危为安。

病例一

89岁的刘阿婆家住南沙,既往外院确诊腹主动脉瘤数年,未手术处理,突发腹痛1天,外院CT提示腹主动脉瘤直径8cm,并已破裂。考虑到病情的危急,外院医生联系广医二院血管外科团队,将患者紧急转至我院。

血管外科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能,予紧急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将年迈的刘阿婆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术后检查,患者的微创腔内手术仅有腹股沟区两个穿刺小口,康复进度良好,住院1周即可以通过家属搀扶着,顺利出院。

术前CTA检查可见,刘阿婆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约8cm,瘤体周围有大量渗出液,瘤体已破裂。

腔内手术后造影显示瘤体完全隔绝,无内漏表现。

病例二

江门78岁朱阿伯,既往确诊腹主动脉瘤1年,外地医院未予处理。患者近期尿毒症行血液透析,因腹部不适,考虑腹主动脉瘤先兆破裂。朱阿伯从江门连夜转至广医二院,查体见腹主动脉瘤体直径约有15cm,腹部隆起,宛若十月怀胎即将分娩。

血管外科萧剑彬团队连夜紧急为患者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成功避免了瘤体完全破裂出血,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术后,朱阿伯顺利康复出院,家属对萧剑彬团队表达了称赞和感谢。

术中造影,朱阿伯见瘤体巨大,已有破裂先兆。

腔内手术后造影见瘤体隔绝良好,无内漏表现。

病例三

家住南沙的67岁霍阿伯,腰痛1天,外院CT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紧急联系广医二院血管外科后,外院救护车紧急转至广医二院,来时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肢体湿冷,皮肤呈现花斑纹。

血管外科团队考虑患者病情极其危重,随时可能出现死亡,予紧急送至介入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术中患者血压直线下降,予球囊阻断主动脉,减缓失血,并予紧急调配血制品,大量输血,全力抢救。

最终在团队娴熟的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完成了“腔内腹主动瘤修复术”。此时患者虽然止住了出血,迈过了第一道手术关隘,但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量多,术后患者腹胀如球,第二道难题也随之出现——腹腔室隔综合征,其死亡率也是极高。前路虽困难重重,但医护人员不愿轻易放弃。最终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患者挺了过来,目前已康复出院。

霍阿伯腹主动脉瘤破裂、失血性休克,予腔内手术修复破裂腹主动脉瘤。术后瘤体隔绝良好,无内漏表现。

腹主动脉瘤定义为腹主动脉动脉局部扩张超过正常动脉直径的50%,或直径超过3cm。随着瘤体直径的增大,其破裂风险越高。80%腹主动脉瘤病人死亡的原因是瘤体破裂,而送达医院后尚存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人,其死亡率也高达40-70%。

动脉瘤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退行性变、炎性反应、动脉退行性变伴夹层、创伤性及感染性等。

大部分患者平素无明显不适感,或自行触及腹部有搏动性包块,但腹主动脉瘤破裂时,患者可出现腹痛、腰痛及休克等表现,病情进展快,最终导致生命危险。

最经济实惠的方法是通过腹主动脉超声检查进行筛查,及时诊疗。

目前,腔内治疗已成为大部分腹主动脉瘤的主流术式,相较开腹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从腹主动脉瘤先兆破裂到失血性休克,跌宕起伏的抢救过程,医务人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是幸运的,虽病情危急,但都度过了危情,而大部分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有可能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终撒手人寰。

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腹主动脉瘤最危险的结果,抢救难度大,死亡率极高,术后并发症多。具有丰富经验的血管外科中心有利于提高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抢救成功率,而围术期的治疗更是需要多学科配合才能力挽患者于危难中。

作为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广医二院对各种疑难重症血管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

新年伊始,广东省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各行各业响应号召,积极在各自的行业奋斗发展,血管外科全体人员也将继续积极为患者服务,攻坚克难,提高医疗质量,解决百姓疾痛。

患者如有相关问题,需及时就医,广医二院血管外科竭诚为您服务!

专家介绍

林少芒

血管外科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静脉联盟(IUP)中国静脉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动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各种血管瘤、脉管炎、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下肢溃疡、血管畸形等动静脉疾病的诊治。在省内率先开展微创血管外科技术和血管杂交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星期五下午

张智辉

医学博士毕业,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静脉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透析通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血透通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分会委员。

临床上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与腔内微创治疗。特长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静脉疾病的诊治,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采用开放手术、腔内介入技术及杂交手术方法处理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星期三上午

萧剑彬

番禺院区血管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静脉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血管外科课题,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对高难度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经常应邀到粤东、粤西、广西等多地市级医院会诊帮扶开展外周血管介入手术,年主刀各类外周血管介入手术1000余例。擅长血管外科疾病腔内微创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脉管炎、血管瘤等。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二上午(昌岗院区),星期四上午(番禺院区)

来源 | 血管外科

编辑 |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