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立夏:广东的夏天,来了吗?

史志清远
+订阅

立 夏

节气

立夏

从每年太阳到达黄经45°时

即5月6日前后开始

立夏将至

季风为岭南吹来了夏天的信号

尽管春季里数次气温突升,让人直呼收到了“夏天体验卡”,但是按照气候学标准,直到立夏节气前后,通常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能够真正达到入夏的门槛,在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此时春天甚至才刚刚到来。

今年,广东就于4月22日全面达到入夏标准,正式挥别春日,尝到了这口夏天的“头啖汤”。广东人民的老朋友——长达半年的夏天,正式登场。不过,乍暖还寒时候,还要记得:“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

清远连山欧家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曲线优美,是广东最壮观、规模最大、最原生态的梯田(摄影:陈平生)

夏天到来,草木繁茂,省内南部农作物生长渐盛,田间管理繁忙。北部地区早稻插秧应赶在立夏前完成,故有谚云:“莳田莳到立夏,莳唔莳都罢”,意为若是立夏后才插秧,收成必然不佳。此时宜风和日暖,故又有“立夏吹东风,无病又无痛”“立夏吹北风,十个鱼塘九个空”等谚语。

在河源,农历四月初八被称为“立夏节”,又名“浴佛节”。旧俗,此时农村早造插秧已告结束,农民为完成一项艰巨任务而感到舒畅,须买些酒肉调节生活、补偿体力消耗。还有采百草和米舂成米粄,以求瘴气不侵的习俗。在连平,家家户户于立夏节食田螺、鱼虾、蛋类等荤腥,人们相信这天吃了荤腥,在即将到来的夏天就能够不生疮疖。

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里的绿色蔬菜种植大棚。河源是广东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夏日诗意

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肇允含滋,芬敷谧溢,绿穗靡靡,青英苾苾,不丰其华,但甘其实。

(张九龄《荔枝赋》)

茂名高州根子镇贡园的荔枝古树群。茂名是全球荔枝最大产地,更保存了一批千年古荔枝树(图片来源:《茂名市古树名木》)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赵友直《立夏》)

位于广州市白云山东麓的松园宾馆,依山傍水,四季花开,造园风格具有浓厚岭南特色(图片来源:广东松园宾馆)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陆游《幽居初夏》)

佛山市顺德区逢简村,是著名的岭南水乡,风光秀美,独具一格,是近年乡村旅游的“人气选手”(来源: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委会)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陆游《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清远的英德麻竹笋,笋味香浓,品质尤佳,久负盛名。清道光《英德县志》有载:“麻竹长数丈,大者径尺,概节多枝,丛生回枝,叶大如履。”(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中山市石岐烟墩山上的阜峰塔,是一座建于明代的七层古塔,“阜峰文笔”为中山新十景之一。登塔远眺,山林与城市尽入眼底(来源:中山市档案馆)

制作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资料来源:

1.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风俗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河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源市志》,方志出版社2012年版

3.董学玉、肖克之主编:《二十四节气》,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

史志清远 多彩清远

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