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出国游的第三天,她被蚊子咬进医院……

东莞疾控
+订阅

半夜一个激灵!

她猛地睁开眼睛

身体…像被钉在了床板上

挣扎着爬起来

双腿却不听使唤

上趟厕所,像在梦游

▲图源:bilibili

嘴里一阵阵发苦

连白开水都没法下咽

……

这不是最新一季《行尸走肉》

而是她到东南亚旅游的第三天

也是高烧的第三天

当地的朋友前来探望

看到她的模样,直接吓坏了:

“走,赶紧上医院。

这个‘感冒’,能让你七窍流血!”

01

第七天,她开始流血

“是登革热,蚊子传的。

过几天会更难受,得先住院,躺个七天。”

医生查完血后,这样对她说。

什么蚊子?这蚊子嘴金子做的,还是蚊子腿金子做的?

被它咬一口,我得在医院躺一周?

▲图源:bilibili

她半信半疑地住进了东南亚本地医院。

病房里面人很多,得的都是这种病。

全身骨痛的她,什么也吃不下,只能强迫自己喝水。

毫无预兆的,第7天她的血小板猛降,传说中的“七窍流血”开始了。

半夜鼻血止不住,一咳嗽就吐血……

“这个病,可能致死。”她睁着疲惫的眼睛,一宿没睡着。

真不想信这个“邪”!自己大好年华,总不至于“噶”在蚊子手上,直接“交代”在异国他乡吧?!

02

看到阳光,刺眼

看到蚊子,害怕

危机后,迎来的是转机。

挺过了那惊险的一夜,她的血小板持续上升,食欲逐渐恢复,精力逐渐恢复。

从被人喂,到能自己边看电视边吃饭,再到出院那天——

看到阳光,刺眼,不适应,

看到蚊子,极度害怕,厌恶。

▲图源:soogif

得知父母远隔重洋,看到自己浮肿的照片和病重的消息,却无法赶过来,天天以泪洗面,夜不能寐……

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回家。

坐了一天客车,一夜渡轮,再坐上飞机,下机的那刻,看到父母的那一刻,鼻血都激动地又“飙”出来。

回家后,成天睡觉,大休一场。

刚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她此刻却觉得无比踏实:

活着真好啊。

注:该故事来自知乎用户的真实分享,“七窍流血”属用户自述描述,流血属登革热重症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之一,轻症者则并不一定会出现流血症状,有且多以牙龈出血、流鼻血居多。

03

泰国一周确诊超1000例

孩子老人易中招

真想去东南亚,请备上它!

今年开年来,全球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特别是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量一直处较高水平:

最近一周,泰国登革热确诊病例为1274例。在2023年1月1日至4月26日期间,泰国登革热确诊病例超1.3万例,已致12人死亡。

两周时间内,阿根廷的登革热确诊病例增加了近1.5万例。截至4月28日,阿根廷登革热确诊病例超过5.6万例,死亡48例。

▲图源:bilibili

近期,跨国经贸、务工、留学、旅游等活动迎来高峰。

随着出入境人数明显上升,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风险预计会明显增加。

登  革  热

一种靠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温馨提示:

如果在东南亚看到这种腿带花纹的蚊子,请不要驻足欣赏:

正确做法:

立刻拍死!

但要是实在惹不起,就躲!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只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伊蚊吸了患者的带毒血液后,可在体内复制,但这毒对它一点影响都没,只会通过叮咬让你难受,且还能通过虫卵传给后代,世世代代都带毒。

▲图源:腾讯医典

登革热与感冒有什么区别?

登革热发病初期的症状和感冒相似。

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症状。

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突发高热

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皮疹

“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

▲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我来东南亚只办3件事:

防蚊!防蚊!还是防蚊!

✎ 出行前

了解目的地情况

通过新闻或旅行社打听你要去的地方,现在登革热严重不。

选蚊子少的酒店住

订酒店时,留意评价里有没有人吐槽酒店蚊子多、不卫生,尽量选干净、蚊虫少的酒店入住。

物理防蚊,带长裤

虽然去的是热带,但别只带短裤。带些宽松、且最好是束口的长衣长裤非常必要,防蚊、防晒又凉快。

化学防蚊

检查你带的防蚊产品里是否含以下有效驱蚊成分,否则很有可能白带。

▲图源:丁香医生

✎ 出行中

外出建议穿长衣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洒防蚊药物。

避免在凉亭、草丛等户外阴暗处久留,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易滋生蚊虫的地方。

及时清理住所处的储水容器,如花瓶、花盆底碟、废旧瓶罐。

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出门随手关窗关门。

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驱蚊产品。

▲登革病毒(图源网络)

✎ 出行后

如果你不幸被伊蚊叮咬,或刚从东南亚回来,在3-14日内发烧至 40℃ 以上,并伴有以下症状(一开始和流感挺像):

头痛

眼眶疼

关节、骨骼或肌肉疼痛

恶心、呕吐,嘴发苦,吃不下东西

下巴、脖子、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皮疹

请立即就医。

千万别讳疾忌医,大家放心,在东南亚这病和感冒一样常见,当地正规医院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都很熟,如果去之前买了相应的旅行保险,费用还能报销不少。

小宝宝、孕妇、老年人、肥胖者均为该病易感人群。

早治疗,死亡率低至1%以下,但如干预太晚,则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图源:小红书@Cathy薛薛

04

这病,第一次得没啥事

第二次得就很危险

登革热和很多“得一次,免疫终生”的传染病不同。

它属于“首次感染不严重,二次感染会更凶”的神奇体质。

为什么呢?因为引发登革热的病毒有四种。

可以想象为,它们是长得很像的四兄弟。

▲图源:bilibili

第一次感染,大哥进去和免疫力干了一仗,免疫力赢。

第二次,二哥来了,免疫力不屑地瞟了一眼——之前那个手下败将,怎么又来了?你随便进,防一下都算我输。

▲图源:bilibili

谁知二哥带的武器不一样,一进来还捡到大哥上次作战时留下的武器。

二哥欣喜若狂:对手史诗级削弱,自己实力还“超级加倍”,于是一路长驱直入。

而此时的我们,也就离重症不远了。

所以这登革热,能不得,就别得。

特别注意:

患病后突然退烧,可能是病情加重

发病3-7天后,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实际可能是病情加重,如伴有以下“危险”信号:

严重腹痛

持续性呕吐

牙龈出血

呕血

呼吸急促

疲劳、不安

更应立即就医。

登革热暂无特效药,但一般在医生指导下挺过休克期就没事,但如出现并发症,则有亿万种可能……

▲图源:小红书@咩瓜啪嗒啪嗒

-End-

「有用就点在看」

本期封面:

来源:“深圳疾控”、北京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深圳卫健委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