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番禺,人杰地灵,番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涌现了不少文艺大家。在番禺南村,就有一位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高剑父。高剑父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是近现代中国画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先驱者之一,也是近现代岭南文化史上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第一人。在大师故里番禺南村镇员岗村,有一所以纪念高剑父命名的小学叫员岗剑父小学,多年来,学校以“剑父文化”为核心,以书画为特色,创建“拾香书画舍”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传承岭南的民间艺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经过多年发展,学校的拾香书画舍获评番禺区优秀社团,也获得了“中国百佳美育学校”的称号。2020年以来,拾香书画舍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美术比赛中获得喜人的成绩。其中获省级奖项1项;市级奖项7项;区级奖项43项。近日,记者走进员岗剑父小学,走进拾香书画舍,看看学校是如何进行艺术教育的。
分级培养,绘画时间充足
员岗剑父小学为拾香书画舍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负责对书画社内的孩子们进行国画练习。员岗剑父小学拾香书画舍辅导老师何倩瑜向记者介绍,中国画最重要的是线条,中国画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要先看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功”。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注重分级培养,一二年级的孩子主要是让他们将线条画好,把基本功打牢。面对高年级的孩子,主要是看孩子们对哪一些方面感兴趣,会让他们自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中国画相对其他美术形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严肃的、传统的、古朴的,但岭南画派技法纷呈,求新求变。在学生了解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和内涵后,同学们知道岭南画派是融汇中西,强调创新的,所以孩子们的创作中,材料、方式方法都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高山流水和花鸟草木,他们也画现代的高楼大厦、汽车飞机。
同时,书画舍坚持利用每天的大课间和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培训,在现场记者看到,孩子们有的对着画册临摹经典,也有孩子画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辅导老师不时对他们加以技巧和方法上的点拨。而即使在假期,学校对孩子们的培训也并未中断,学校建立了画舍群,在周末或者假期,孩子们如果有感兴趣的题材,辅导老师会给他们找资料和画册让他们去画,对发上群里的画作,老师也会进行指点。
何倩瑜在画室内辅导学生作画
完善场所配置,营造美育环境
为了更好进行中国画特色项目发展,员岗剑父小学特意设置了拾香书画舍专用室场、书画展厅(承启阁)、集美堂。在整体环境上增加了校园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在拾香书画舍专用室中,学校配备了空调,宽阔的大桌来方便孩子们画画。在书画展厅内,陈列着多年来学生的优秀画作,何倩瑜介绍,这些画作陈列出来之后,能够感受到孩子们被激励了,通过在书画展厅展出学生画作,也增强了孩子们在画中国画道路上的信心。
除了注重画画本身,员岗剑父小学在美育培养上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书画装裱,孩子们自己画好的画,再自己装裱,除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孩子们学会了更为灵活地处理事情。何倩瑜说:“孩子们学这些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要成为画家,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什么。画画的时候没画好的线条怎么处理?装裱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一块怎么办?这些都需要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员岗剑父小学拾香书画舍专用画室
学校内的书画展厅
链接社会资源,搭建开放平台
为进一步培养书画舍成员的艺术特长,员岗剑父小学积极对接社会资源,让孩子们多参与实践,多接触传统文化,更充分地认同岭南画派“融合”与“创新”的艺术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中国画的过程是活泼的、有趣的、色彩鲜明的、可发挥想象的,让他们能以更开放、自由的思维方式创作艺术作品。
2022年9月拾香书画舍与番禺区政协百越艺术研究会联合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书画舍还曾连同南村镇侨联中学承艺手工坊,开展“走近非遗传承人·弘扬乡贤名人精神”活动。活动走访学习番禺非遗传承人崔俊贤师傅,通过近距离与文艺届的前辈交流接触,增强学生对家乡本土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
学校链接各类资源,让孩子们多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岭南文化
员岗剑父小学位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故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肩负着弘扬岭南文化的使命。如今,美术特色在南村镇员岗剑父小学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员岗剑父小学始终坚持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视艺术教育,让艺术之花在这片沃土上竞相绽放。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邵雅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