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作为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无论是踏青赏花,还是追寻舌尖上的鲜嫩绿意,正是休闲旅游好时机。近日,记者走访博罗各旅游行业发现,临近“五一”假期,博罗各景区游客量持续走高,假日旅游消费需求空前高涨。
唱畲歌、跳畲舞、敬畲酒、打糍粑……4月22日,在博罗横河镇畲族嶂背村举办的博罗县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现场,近300名畲族同胞身着传统服饰,用畲族特有的礼仪迎接八方宾客,轮番呈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前来体验的游客感受浓浓的畲乡风情。“好热情,很欢快,是很好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以前都不知道有畲族这个少数民族,好热闹。”游客们表示。
嶂背畲族村是博罗境内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农历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亦称“乌饭节”,畲民会在这一天唱畲歌、跳畲舞、吃乌饭、摆长桌宴等。此次活动是博罗举办的首届畲族文化节,也是博罗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聚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积极探索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见证。
此次畲族文化节活动不仅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还为周边的旅游项目引来了不少游客。“活动当天,我们民宿的生意爆满。”在横河镇下河村开了两年民宿的邱森麟介绍,最近几天,由于畲族文化节的举办,前来体验的游客较平日增加不少,订单数量明显增加。
记者了解到,邱森麟的民宿开设在一个山谷之中,群山环抱,小溪环绕,是为数不多的原生态特色民宿。邱森麟告诉记者,今年1月起,当地游客逐渐增多,民宿早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前一至两周,就基本处于满房状态。在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民宿的客房也早早就预定完了。“对比去年同期,我们的订单量增加了40%-50%,基本上恢复到旅游生意正常水平了。”邱森麟说。
春暖花开,正是出游的好季节。在罗浮山景区,总能看到许多游客结伴前来游玩。记者从罗浮山景区获悉,今年1至3月,景区入园人数已超37万人。事实上,旅游业的复苏早在今年春节就已初见端倪。作为2019年以来首个不倡议“就地过年”的春节,博罗各个景区项目层出不穷,罗浮山梦幻水秀、越野露营、新作塘梦幻休闲夜景、五矿全场景沉浸式演艺小镇……一个个项目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激动与刺激。
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家全场景沉浸式演艺小镇,五矿·哈施塔特文旅景区以爱丽丝沉浸式演艺IP为核心,利用演艺的互动性方式,延伸至酒店+小镇各业态,提供“全景沉浸式”的美好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旅游的创新选择。“现在我们的日均游客量大约七八百人。”五矿地产惠州商业公司总经理黄磊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五矿·哈施塔特文旅景区游客量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比疫情期间明显增长。
今年春季,随着文旅的全面恢复,中小学研学活动也逐步放开,不少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通过研学亲近自然,开拓视野。4月21日,记者在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看到,有不少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育苗育花,以研学课程的形式了解农耕文化,参加团建活动,在有趣的体验中,收获欢乐与见识。“很开心,平时都没有体验过这种劳动。”
近年来,该景区以研学项目为抓手,积极打造“农耕文化+研学”项目,在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的同时,还打造了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心、种子研学馆等项目,新增了游戏配套设施,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释放孩子的天性。博罗县航天农业示范场副场长刘海韬向记者介绍,升级改造后的景区备受学生的欢迎,今春开学至今,该景区已接待学生6万多人。
据了解,2023年1至3月,博罗全县共接待游客284.06万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7.71%,旅游综合总收入135314万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5.38%。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