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你出游了吗?
肇庆这个旅游小长假,
在旅游业强劲复苏的欢乐气氛中
收获强劲“流量”和“留量”。
据统计,全市景区景点入园人数及旅游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明显。其中假期第三天(5月1日),星湖景区游客接待量为7.2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79.0%),创下了景区单日总入园量、单日旅游总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
食、住、行、娱 、购等
消费全线飘红,
旅游综合收入对相关经济收入拉动强劲。
在这片红海中,
肇庆如何将“过客”变成“常客”,
把“流量”转为“留量”?
肇庆文旅人正在孜孜不倦地
寻求探索和突破。
新突破
人流收入双创新高熟悉的旅游“人气王”回来了
“五一”前夕,
有着两千年人文历史的肇庆,
被包括在肇大学生在内的
年轻网友主动“带货”。
在多款短视频、社交网络软件内,
关于七星岩景区、鼎湖山景区的
攻略层出不穷。
实践证明,这波热度,
肇庆“接得住”!
△肇庆的美丽风光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虽然假期人流量大,但是城市风光好,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贴心,我们都买了‘开心100星湖年卡’,打算以后常来!
来自广西梧州的游客欧小姐
与十多个友人自驾游后,
对肇庆恋恋不舍。
△梁亮 摄
端州区民宿协会秘书长 区丽萍
这个“五一”可以说是开业以来最多游客的假期了!
区丽萍所经营的两间民宿
假期全部满房,
依然不断接到旅客的订房电话。
不少游客还把“抢房大战”
转至高要、鼎湖,
三大主城区酒店、民宿
入住率大幅增长。
肇庆市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负责人介绍,
景区内观光车、游船、零售等二消收入
也基本与景区门票收入相当,
都超越了2019年同期水平。
同时,景区有效带动
周边住宿餐饮综合收入增长,
带动系数在1:6左右。
其中,景区周边的紫荆西堤文创街区
作为今春新打造的网红街,
假期每天人流量约3.6万人次。
△景区周边的紫荆西堤文创街区作为今春打造的网红街,假期每天人流量约3.6万人次。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量的增长,
今年来肇客源更加丰富,
从粤港澳大湾区逐渐辐射到
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
长三角城市以及湖南、重庆等地。
△四会市首届乡厨大赛暨万人品尝茶油鸡美食嘉年华让市民群众一饱口福。图源 四会发布
新亮点
练好业态提升“内功”补强城市形象“外功”
肇庆能够紧紧把握
“五一”旅游市场全国火爆的重大机遇,
离不开各级各有关部门
想在前做在前的精心谋划,
离不开人人参与擦亮“山湖城江林泉峡”
城市名片的勠力同心。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资源和产品,也需要包装策划、宣传推广、营销引流,才能把旅游做大做旺,而提升“内功”是基础。
△鼎湖山景区游人如织。图源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
从今年4月初开始,市文广旅体局认真谋划“五一”假期旅游工作,推出超100项特色文旅体活动,发动各景区、酒店、民宿等推出“折扣”“半价”“免单”等一大批优惠,摩拳擦掌迎八方来客。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上的从业者都积极筹备。
肇庆主动对标先进,
市、县两级文旅体主管部门
大力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检查,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此外,公安、文旅、交通等各部门紧密联动,
通过开放机关停车位等
各种办法疏导交通、提供停车位,
尽可能为旅客提供畅通的旅游通道。
△图源 平安肇庆
从去年年底开始,
市文广旅体局连续数月在广州南站等
人流密集场地播放肇庆宣传视频,
覆盖春运等旅游节点,
曝光量达到2800万人次。
联合携程旅游网开展“肇庆星推官”活动,
组织肇庆导游讲解员进行全市采风创作,
全网传播达1000万次。
△图源 肇庆西江网
此外,肇庆还评选肇庆五十景,
通过多媒体多渠道进行宣传,
增加了旅游产品供给;
同时印制了肇庆美景、美宿、美食3张地图,
在全市景区酒店民宿发放,
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旅游指引。
△肇庆古城墙。梁亮 摄
年初,
肇庆与河南卫视联动打造的
舞蹈《瑞鹤归》,
展现肇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湖城江林泉峡”的城市形象
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整体呈现,
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以星湖旅游景区为例,
去年“小鸟新天堂”名家采风等
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以来,
该景区专注打好“花的家园”
“鸟的天堂”“水的世界”三张牌,
以“小切口”写好
“自然风光秀丽+历史人文积淀+城市烟火味”
三者融合的“大文章”,
在这次“五一”假期,
经受住了全国游客的“检阅”。
△黎炳雄 摄
新探索
动态把握旅游新需求打造永不褪色靓丽“肇”片
“宝藏城市”肇庆火热出圈的背后,
是这座城市积极探索
适合自身实际的
文旅发展路径的努力。
过去几年,肇庆动态把握旅客需求,探索找准文旅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度假区,使全市旅游设施提质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愈发丰富,旅游接待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图源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
一方面
肇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推进旅游业“二次革命”,将宝藏景观“串珠成链”,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加速实现从传统的“山水观赏游”向“互动参与游”转变。
△图源 德庆发布
另一方面
肇庆加快推动高要猫爪谷、高要哈哈乐、贺江碧道画廊等文旅新项目建成开放,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旅游精品线路,也成为市民游客观光研学的心水线路。
△“五一”假期,游客们在高要区猫爪谷景区的多人秋千上开心游玩。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肇庆广袤的乡村同样绽放别样魅力,
德庆金林村、四会老泗塘村、
封开台洞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会“古邑丰收喜悦之旅”
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
乡村旅游也正在成为
肇庆文旅的新增长极。
假期终将结束,热潮未必散去,
继续写好文旅发展“下半篇文章”
尤为重要。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副院长、教授、博士
郭栩东表示:
这个假期,消费供给加速创新,消费环境持续改善,肇庆旅游的供给没有辜负各方面的期待。假期旅游火爆是旅游市场需求释放的重要信号,肇庆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强化旅游产品线路、旅游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宣传推广,充分反映肇庆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展现城市的生活之美、时代之美,吸引更多游客来到肇庆、爱上肇庆。
随着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回暖,
肇庆有信心也有计划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接下来,肇庆将积极参与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推进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创建,
推动文旅项目开发,培育旅游新业态,
丰富夜游夜娱夜购产品,
走出一条肇庆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子!
资料来源: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陈明红 林琳 特约记者 梁爱玲 通讯员 廖通 易奇志 苏耀枝) 多彩肇庆
编 辑:梁铮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