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五四】那年的五四,那时的青年

茂名史志
+订阅

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大地爆发。民族危难之际,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掀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今天,让我们回到104年前,重温爱国青年的足迹,以此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毛泽东:以《湘江评论》为平台  支援北京学生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湘江评论》创刊号

五四运动爆发时,开国领袖毛泽东年仅26岁,此时的他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不到一年,刚刚结束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返回长沙不久。五四运动的消息很快震动了全国各地。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商量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

为了开展湖南的革命运动,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正式创刊。“创刊宣言”由主编毛泽东亲自撰写。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先后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文章。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写道: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周恩来、邓颖超:创办革命团体觉悟社 推动五四运动发展

周恩来、邓颖超

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天津时,正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读书的邓颖超和女子师范的同学们一起,通过组织爱国团体,讲演、办平民学校、演话剧等多种形式,宣传爱国思想,启发民众,以实际行动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周恩来1919年4月从日本回国,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回到天津,以校友的身份经常到南开去,和他的战友邓颖超、马骏、郭隆真等在天津开始了持续战斗,有计划地展开宣传、组织和斗争。

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激发起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对救国真理的探求。1919年9月16日,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核心组织“觉悟社”正式成立,它的第一批社员包括马骏、谌志笃、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等20人。觉悟社是五四运动中天津影响最广泛、作用最突出的进步学生组织,使天津学生运动进入新阶段,将天津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推向高潮。

蔡和森:组织在京的湖南学生投入运动 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

1918年,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共同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蔡和森组织在京的湖南学生投入了这场反帝反封建运动。

1920年初,蔡和森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他在法国感受着异国文明的冲击和思想潮流的激荡,“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各国工人运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参与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的正义斗争,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筹组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成为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他与陈独秀和毛泽东同志通信探讨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问题提出了正确的主张,成为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

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 掀起宣传社会主义的浪潮

李达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达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公开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两篇文章。文章初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的必然性,引导了许多青年投身社会主义运动。

为了及时而系统地在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李达还抓紧时间翻译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至1920年夏天,他分别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本书。这些书籍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王尽美:山东学生联合会的领袖人物 在齐鲁大地播下革命火种

王尽美

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的王尽美,带领山东的学子支持北京等地的活动,成为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随着五四运动的广泛开展,王尽美前往北京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1921年春天,在李大钊具体指导下积极准备,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在齐鲁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邓中夏:参与火烧赵家楼行动 中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

邓中夏

1917年,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为骨干,发起组织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书记,邓中夏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从1920年4月起,邓中夏长期在北京长辛店从事工人运动,主办工人劳动补习学校,建立工会,为北方工人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