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龙船文化的故事做成段子,让它更出圈,这门围绕叠滘龙船的喜剧课程为你揭秘↓↓↓
4月30日,桂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举办的《传承文明喜剧课程》走进南海桂城叠北社区,以龙船文化为主题,为学员带来一期生动有趣的粤语喜剧课程。
知名主持人萧桦坚、知名编剧毛虫(何养冠),在榕树下、祠堂里与社区居民、大学生们一起“笑谈”非遗。
明星导师萧桦坚在课堂上。
大咖分享与讨论:有趣源于观察 幽默是生活的调味料
近年,脱口秀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演员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有趣段子中,为大家带来欢乐,引起共鸣。脱口秀的魅力,除了短时间内密集轰炸的笑点外,还有无限的可能。
那么,你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吗?
上午的课程中,明星导师萧桦坚在讲解《喜剧的创作思路》时,分享自己的创作“秘诀”,有志于成为喜剧演员的人,应该习惯在生活点滴中采集养分,随时随地将自己日常经历到、听到、看到的荒诞事件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是滋养成功作品的重要第一步。特别是与众不同的经历、经验,更是难能可贵。
萧桦坚笑说:“如此说来,叠北社区的居民们,都具备了创作优秀段子得天独厚优势。”
“水乡版格林披治”,是南海桂城叠滘龙船的网络标签。
居民兼学员李生,从小就跟村里大人学“扒龙船”。25米长的龙船,坐着30多人,一起在不到6米宽的水道甩弯、急停又折返,经常撞到龙头都没了,甚至翻船落水。“全身湿透,也不会有人抱怨,水里、水上的人哈哈大笑一番,扶正龙船又再往前扒。”李生说。“男人去扒龙船,家里人一定举手支持,由于需要肺活量和体力,烟酒都会自然戒断,生活规律,开心又健康!”
下午的编剧实战课程中,金牌编剧毛虫老师,结合超20年广播剧编剧、演播经验,总结出“写出精彩故事情节的十一条原则”,用《狂飙》《西游记》等热门影视及文学作品作为例子,生动讲解如何通过人物性格的塑造、悬念元素的构成、戏剧冲突的设置等技巧,写出让人欲罢不能的精彩故事。
随后,毛虫老师与一众学员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围绕经典喜剧电影多个片段进行深入探讨,讲解如何巧妙运用反转情节、反差画面、人物对白等技巧,让观众的喜怒哀乐与故事的发展紧密相连。
知名编剧毛虫(何养冠)
在叠北社区土生土长的应届毕业生学员敏莹表示:“平时会拍关于龙船的小视频分享到朋友圈,也有很多小伙伴创立文创社希望推广龙船文化。今日的课程,让我了解到可以将生活中关于龙船文化的故事做成段子,如何有波折,如何更吸引人,在合适的位置加合适的笑点。”
与学员进行圆桌讨论
经过今天的课程,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获益良多”,走进叠北社区,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讲好佛山故事、传递佛山人精气神”的创作灵感与意愿。学员对于日后参与桂城街道“传承文明·喜剧短片”、加入花生喜剧团等后续行动释放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希望以后能走进更多不同的地标文化场所,以喜剧为切入点,尝试剧本写作、短剧演绎等。
速度与激情
粤语话叠滘
在这里,“撞龙船”叫“煲龙船”,划龙船的“划手”叫“扒仔”。
在谈到龙船记忆时,有居民分享:扒仔宁可“煲”到粉身碎骨,绝不扒慢;鼓手宁可“煲”到飞身弹射,也绝不停鼓;这就是叠滘一句俗语:只有“煲烂”没有“扒慢”的由来。
供图/叠北社区
“煲龙船撞石,肯定很痛,经常训练、比赛都撞到手青,脚肿”但龙船竞速,就要奋勇争先,这里的民间俗语,也处处透露着叠滘人誓要“勇夺第一”的精神!难怪运动员赛得激烈,观众看得刺激,也让这里的龙船弯道漂移赛事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围观,上央媒,上热搜,火出圈!
决定胜负的“掌舵人”
叠滘河道九曲十三湾,于是这里的龙船赛顺势设置了“S”“L”“C”甚至“T”型赛道,面对如此刁钻的弯位,参赛的龙船不是减速,而是全速前进,摆尾“飘”着转弯。
和开车漂移不同,龙船漂移要四十几人合作完成。“鼓手”“扒仔”“軚手”,各司其职,好似一个身体,其中“軚手”就是大脑,是成败的关键。他们负责“撬軚”(控制方向),由于速度太快,完全来不及反应,技术好的“軚手”全凭经验和身体记忆。“一个好‘軚手’,能顶三个‘扒仔’,重要的是不能‘怯’,整船人互相信任,默契配合。”
端午又能睇龙船
叠滘龙船是充满精彩生命力的非遗文化,除了精彩的赛事,媒体的宣传,还得益于本地居民的代代相传。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从小便接触龙船,他们传承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文化、勇气与精神!
每年端午,一些已经移居外地的村民,都在端午前提前返乡、日夜训练,为的就是在这一年一度的竞赛中拔得头筹。兴于明,超过500年的积淀,孕育出世世代代勤劳、进取、开放兼蓄的叠滘人。
“手里拿着小龙船,脚步追着大龙船跑”,传统需要传承,当年那些追着龙船跑的叠滘少年,如今带着一份对本土传统的热忱,用创新行动让水乡记忆以不同的方式焕新于当下。
《传承文明喜剧课程》,以“传承文明”为任,通过本次活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花生喜剧团”将根据素材,创作《当脱口秀遇上龙船》剧目,通过喜剧的方式,让全社会进一步关注龙船文化氛围新的创造,感受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展望叠滘龙船发展的未来,在欢笑中传播历史文化和文明新风。
课程由桂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面向桂城市民开放,只要对脱口秀、喜剧等表演形式感兴趣,都可以免费报名参与。除了理论课程,导师萧桦坚、郑聪还会在课堂上发掘有潜质的学员,一起参加文明桂城主题的喜剧短片拍摄,学以致用,深入了解喜剧的同时,通过创新的方式,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建设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调动市民积极性,自觉加入共建文明典范城市的行列中。
来源:千色985
编辑:佛山新闻网 罗静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