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医学导师: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感恩自然所赐予每一种食材的特性,感恩每一种食材为人的健康带来无限的可能。人类在获得健康的同时,我们更要爱护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长久健康!
薏苡仁(下)
上回说到,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以及“生命健康之禾”的薏苡仁,不仅营养价值极高,而且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使人体态轻盈,身体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已将其列为“上品”之药。
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止泻,凡水湿滞留者皆可使用,尤以脾虚湿滞为宜,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证。薏苡仁集健脾与祛湿于一身,具有利水而不伤正气,补脾而不滋腻的特性,而且药力缓和,因此常作为老广祛湿汤料的必备之品。除了健脾祛湿,薏苡仁还擅于清热排脓,既能上清肺金之热,用于肺痈吐脓,又能下利肠胃之湿,用于肠痈腹痛。另外,薏苡仁还有渗湿除痹、舒筋脉、缓挛急的作用,用于风湿热痹,湿滞经络引起的痹痛、筋脉拘挛、水肿等证。
临床上,薏苡仁可生用或炒制后使用,生薏苡仁药性偏寒,功效偏于清热利湿,除痹止痛;炒制后的薏苡仁,寒性及利水之力减弱,功效偏于健脾止泻,适用于体质虚寒人群。
今日推荐
土茯苓炒薏米煲龙骨
材料:
干土茯苓60g(鲜土茯苓200克),炒薏米50克,陈皮1瓣,蜜枣2个,猪脊骨2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猪脊骨斩件焯水,再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清热除湿,泄浊解毒的功效。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等作用;炒过的薏仁能减少其寒性,就更适合大众食用。土茯苓和炒薏米一起搭配,祛湿效果更好,再加陈皮理气化痰,脾胃健运,痰湿自然无所遁形。蜜枣能清心安神。本汤膳适合湿热体质,大便粘,小便黄、容易长疮疔人群食用。
小贴士:
(1)阳虚体质人群可稍加生姜。
(2)孕妇不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