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互动|入眼成画,一起来看东莞厚街治水见成效塑美景

南方⁺ 记者

近年来,东莞市厚街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扎实推进河湖治理各项工作,辖区水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俯瞰一条条河涌组成的“绿丝带”,成为了美化城市面貌的最佳点缀。

5月1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市民欢度惬意的假期。南方+东莞频道推出打卡互动,一起来看厚街河涌的蜕变,治水见成效塑美景。

打卡互动时间:5月1日-5月5日21:00

选出你想打卡的河湖(可多选) 新涌 史涌 旧涌 大陂河 叶屋水 陈屋水 黑水陂 沙溪水库 提交

■新涌

史涌、旧涌、新涌是厚街的内河涌,由于周边工厂较多,在治理之前,河涌水体灰黑,走到附近都闻到一股臭味,一直饱受诟病。

新涌治理前

新涌治理前

新涌治理后

■史涌

2021年6月,厚街选取史涌作为综合治理示范河涌,实施控源截污、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综合治理措施,河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史涌治理前

史涌治理后

■旧涌

旧涌项目起点位于溪头社区永佳汽车公司厂区南侧河道,终点位于新涌河道交汇处,碧道总长约1051米。

旧涌碧道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市民休憩、健身的休闲好去处。河道两边修建了护栏,河水清澈见底,有亲水平台和景观桥,两岸风景如画。

旧涌

■史涌、旧涌、新涌

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人水和谐好风景,去年3月,厚街以水为纽带,打造史涌、新涌、旧涌碧道,用碧道将三条河涌贯通连接,并“缝合”两岸交通,实现三条碧道之间循环互动,创造多样性碧道体验,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城市自然空间。

“美颜”后的新涌、旧涌、史涌,提升了河岸的生态韧性。各种水草鲜花交相辉映,清澈河水可见鱼儿畅游其中,成为市民休憩的好去处。

新涌、旧涌、史涌“新颜”

大陂河

大陂河全长约9.7公里,流经厚街7个社区,是镇内最大的河流和排洪道。治理前,大陂河还是一片荒草淤泥带,与附近的城市景观形成较大的视觉反差,严重影响厚街的镇容镇貌。如今,这里却成了附近居民的“打卡点”,这得益于大陂河碧道工程建设。

大陂河汀山段整治前

大陂河汀山段整治后

目前,大陂河碧道二期正在施工,将设置慢行系统,完善庭院灯、坐凳等市政设施,并增加灯光喷泉等,成为周边群众休闲的亲水平台。附近的居民赞不绝口,在家门口就能散步,还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大陂河二期碧道

叶屋水

叶屋水位于赤岭社区,过去河涌两岸杂草丛生,河面漂浮着垃圾,水体发黑,环境十分堪忧。

2021年9月,参考史涌水质综合治理成功经验,厚街对叶屋水实施截污控源、水质净化、生态修复、24小时水质监控、专人巡查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

叶屋水治理前

叶屋水治理后

叶屋水治理后

如今的叶屋水碧道风景如画,河面清澈见底,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漫步于此,感受水上人家的惬意“慢生活”。

如今的叶屋水碧道风景如画

陈屋水

陈屋水流经陈屋和赤岭社区。治理前,陈屋水水质污浊发黑,河面不仅漂浮着垃圾,还能明显看到一层油污,让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经治理,陈屋水告别了“脏乱差”。目前,陈屋水碧道正在收尾阶段,预计近期完工。

陈屋水治理前

陈屋水治理后

黑水陂

黑水陂流经厚街镇涌口、新塘等社区,治理前,这条河涌又黑又臭,市民经过都要捂着鼻子。经治理,黑水陂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越来越多市民愿意到河岸边散步。

改造项目以“让河道回归城市生活”为设计主题,贯通黑水陂涌口段两岸,增加公共设施。目前,黑水陂碧道一期已完工,碧道美化了周边居住环境,提升了市民幸福感。

黑水陂碧道(一期)

沙溪水库

2021年,厚街对沙溪湖公园的环湖绿道进行全面升级,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沙溪水库生态廊道。

沙溪水库碧道

经过绿道建设、碧道升级后,沙溪湖公园已成为集运动、乐活、观景、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滨水公园,环湖碧道全长约3.6公里,着力打造了宜赏、宜玩的最美生态环湖碧道,受到了市民的热捧。

沙溪水库碧道

【策划/文字】南方+记者 何建文

【通讯员】余凯琪   谢超均 罗志高  叶瑞和

(水务)打卡互动|入眼成画!一起来看东莞厚街治水见成效塑美景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