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国人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江门多个景区景点门票、餐饮、住宿等预订热度持续攀升,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的同时,也通过讲好“侨”故事、写好“侨”文章,对外展示了“侨”乡魅力。
△“狂飙”游持续火爆,历史文化街区游旺气十足。
01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重新开放
4月29日,是“五一”假期第一天,也是修缮升级后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重新开放的首日,该纪念馆人气很旺,当天接待客流量超过2000人次。
△梁启超故居焕然一新。图源新会文旅
去年,新会区政府邀请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对梁启超故居北侧的仁堂、旧供销社、衷玉梁公祠、茶坑大礼堂、茶坑旧乡府、有立梁公祠6栋建筑进行修缮改造,拓展景区游览面积,并对纪念馆及6栋建筑的展览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展,以不同的专题展出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家风家教、教学历程及学生事迹、“乡治”论思想、学术成就等。经过修缮升级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焕然一新,于4月29日重新对外开放。
当天中午下起了小雨,但无碍游客参观的热情。在预约处,景区员工和志愿者耐心地为游客讲解预约操作流程,贴心为等候的游客提供周边旅游介绍。
为提升游客体验,参观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预约,游客凭预约成功页面兑票进馆。“五一”假期免费开放时间为4月29日至5月3日(9时至17时)。
记者在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看到,虽然游客众多,但是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参观秩序,文明参观,并沉浸在充满诗书意蕴的环境中,静心欣赏历史资料和展览品。
“全新的展览给我的感觉是很大气,能很直观了解梁启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成就,明显感受到布展方面花了很多心思。”从佛山来的谢先生一家是第二次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参观,他表示,梁启超先生培养出多位优秀子女,对国家很有建树,自己对他的家教家风很感兴趣,特意带孩子一起深入了解和学习。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的高人气还带动了周边的商户。正柑陈皮商行员工张女士表示,修缮升级后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在“五一”假期开放,无疑为周边商户的经营打下了“强心针”,有信心今年“五一”期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02
开平碉楼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广东赤坎古镇侨乡国际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朱元旻介绍:“假期首日,开平碉楼景区人流量比2019年同期整体增加了12%;赤坎华侨古镇人流量对比春节也增加很多。”
△“五一”假期期间,开平碉楼迎来了众多游客。
微风和煦,自力村景区传统古朴的民居、中西合璧的碉楼与周边的山水、池塘、荷花、田野、稻田完美结合、和谐共融,构建出一道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此情此景,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至,欣赏如画风景,呼吸新鲜空气。
“以前看过《让子弹飞》,一直都很想来看看碉楼,这次趁假期过来,感觉非常漂亮和震撼。”来自广西玉林市的游客蓝女士说。
游客杨芷妍说:“我在美术教材上看到过开平碉楼,没想到现场看到的碉楼这么美,它融合了欧美元素,是中西结合的建筑。”
△赤坎华侨古镇开门迎客后,侨都江门的旅游吸引力骤增。
假期首日,赤坎华侨古镇游客如织,接待游客1.2万人次,厚重的文化氛围,吸引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景区内客流量和消费情况均出现喜人态势。
赤坎华侨古镇商家张女士说:“假期人流比较多,比如水口腐乳、马冈濑粉等开平优品非常受欢迎。”
为迎接“五一”小长假客流高峰,赤坎华侨古镇提前做足准备,为假期旅客安全保驾护航。“开平各景区以安全为首,在节前我们进行全面检查整改,包括消防等一系列整改项目整体落地。”朱元旻说。此外,他们特别策划了以趣“侨”赤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出露天观影、河灯祈福、音乐灯光喷泉水舞秀等主题活动,增加旅客游玩乐趣,提升深度游及休闲度假游体验,促进景区客流持续升温和旅游消费不断升级。
03
梁金山服务区讲好“侨”故事
4月29日上午,高速公路迎来车流量高峰,开阳高速梁金山服务区客流量同样大增。进入梁金山服务区,只见来往车辆和旅客络绎不绝,不少旅客表示,趁着小长假,约上亲戚朋友出游,希望能感受到浓郁的侨乡文化特色。
开阳高速梁金山服务区(资料图)。通讯员供图
作为全省占地面积最大、接待车流量最多的侨乡文化特色服务区,梁金山服务区迎来升级改造后的首个“五一”小长假。“升级改造后的服务区,29日迎来了第一个小高峰,车流量达1.5万车次,客流量3.5万人次。”梁金山服务区经理黄文霖说,该服务区增加了20名志愿者到现场帮忙,全员在岗;同时,服务区的商铺也做好商品储备,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在服务楼内,可观赏“迷你版”开平碉楼建筑群,仿建的微型景观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中西合璧、千楼千面的侨乡建筑风格。在这里,碉楼与“侨”元素无处不在,以绿水青山为主题的碉楼牌匾等装饰,都让开平碉楼、骑楼等侨乡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在这里充分融合,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达到“小阵地、大宣传”的社会传播效果。
“升级改造后的梁金山服务区以碉楼+侨乡部落为主体建设,设置了以侨乡文化为背景的围墙。”黄文霖说道,该服务区承担着向过往旅客展示中国侨都独当一面的侨元素、侨历史、侨文化的担当,成为让更多人走进开平、了解开平、爱上开平的前沿窗口,致力向游客讲好“侨”故事,谱写新时代“侨”文章。
多次来开平旅游的深圳游客陈女士兴奋地说:“我们每次出游都会来这个服务区休息。这次过来,服务区让我们眼前一亮,不仅外观变漂亮了,而且侨乡文化的内涵也很吸引人。”
来源:江门日报(文/图 记者殷浩轩 敖转优)
责任编辑:徐蓓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