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共探共讨,共促成长——记茂名市陈文燕名教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教研活动

电白教育
+订阅

繁美丰盛的四月,百花争艳,踏着晚春的脚步,怀着专业成长的美好心愿。4月27日,茂名市陈文燕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文燕校长带着工作室成员送课到茂名市电白区沙琅中学。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是联合佛山市英才学校、电白区沙琅中学,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研讨。教授内容是七年级下册Module 7 My past life Unit 1《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名师风采

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表现,一样的目的,别样的场面。同课异构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是灵感迸发的表现。

陈文燕校长笑容可掬,言语亲和,瞬间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陈校长的课堂妙趣横生,她以熟悉的旋律带领同学们开心唱着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导入。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旧貌与新貌图片对比引入话题My past life在学习新单词中,陈校长运用了许多不同的、有趣的记忆方法帮助同学们记单词,如通过提问:—Am I strict?/what do you think of me?来加深同学们对strict/ friendly 的记忆。陈校长通过听音、带读、提问题等形式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利用小组比赛活动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陈校长在课堂上还充分融入了思政教育,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来自佛山市英才学校的张佳妮老师以一首英文歌曲《Days On My Past》导入,用图片、声音、视频来带领学生们在生动有趣的语境中学习新单词。整节课围绕文本展开听与读、提问与回答,带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构思如何口头表达“My past life”。在Make a survey 环节加入standard for evaluation使教学评一体化落到实处。

沙琅中学年轻老师林春雨带来一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一节课,以图片引入,通过希沃白板里的扫雷、PK游戏来记忆单词、训练听说能力,通过开盲盒来复述课文,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英语课堂,学习英语知识。

评课议课

授课结束后,沙琅中学赖文副校长主持了说课及专业化评课活动。参与评课的老师通过解读同课异构的目的,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完善意见和建议。

张佳妮老师认为:陈文燕校长在教学书面浅显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教学的知识的深度乃广度,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并且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知识渊博,因此讲授得很有深度,在书本知识上进行所扩展,能够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课堂上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增强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林春雨老师评价:陈文燕校长的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善于洞察课堂过程中出现的新生成,及时表扬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态度和谐,十分有耐心,课堂很有特色,陈校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很值得新老师们学习和借鉴。

茂名市电白区沙琅中学陈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肯定,尤其赞扬了陈文燕校长在课堂上特别注重思政教育,非常符合新课标要求;同时对年轻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希望所有教师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及专业素养。

最后,陈文燕校长给在座的老师提了建议:1.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才会有所创新;2.“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绩往往能超越个人业绩的总和。

“同课异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风格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教学艺术的魅力,为观摩的老师搭建了高质量的研讨平台。

(供稿:茂名市陈文燕名教师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