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警”脚步,走进交通事故处理组

南方⁺ 记者

00:43

“东门路与万福路交会处发生两起汽车碰撞事故。”对讲机传出指令。“收到,立即前往!”民警边穿戴“八件套”边回应道。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而是城市交通的润滑剂,时而化身为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他们总在群众遇到最心烦的交通拥堵时出现。他们,就是阳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交管股的民警和交通协管员。不管白天黑夜,接到指令就立即出现在交通事故现场:组织救治伤员、勘察事故现场、调解事故纠纷,长年累月奔波在外。

近日,南方+记者跟“警”脚步,奔赴阳江市区的交通事故第一现场,记录下他们既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天。

时间:2023年4月20日08:30

地点:江城区东门路与万福路交会处

现场:出现两起汽车相碰事故

“是他先碰我的车。”眼前的男司机从满载玻璃制品的小货车走下来,急着向民警诉说。“不!我是走直行道的,是他的车子突然出现蹭到我的车……”小车主不服气解释道,双方争持不下。

接到指令后,处警民警快速到达现场,发现现场无人受伤后,民警谢文滔拍下了现场照片,并在处警单上画起了事故还原草图;协管员林忠恒迅速在车辆50米后放置了三角警示牌,提醒后方来车;另一边,民警陈振雄查看双方证件后,了解事情经过并查看行车记录仪。

短短几分钟时间,处警小组对事故进行还原和分析研判后,一致认定为是货车车主拐弯过快导致的事故。随后根据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程序,民警现场开出了事故责任判定书。

“有问题跟我的保险员谈,我是按交通规则行驶的就没有错!”另一边,两台白色小车发生轻微碰撞,当事人各自报保险,在保险人员调解后还是对责任有争议,保险工作人员便在警保联动工作群联系民警出警处理。

“这种案件,一般要跟车主讲道理,以事实讲话。”陈振雄说。经过勘查现场和耐心聆听双方陈述后,民警当场定出了责任方,双方也再无异议并签字确认。

“这里靠近市中心,过往车辆较多,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有可能对城市交通造成更大的影响。”陈振雄边回复处警手机里的信息边说道,“又收到新警情了,我们现在立即前往!”

时间:09:30

地点:江城区东门南路

现场:汽车撞到路边的花基上

处警小组立即开启警笛,将警车驶到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做好现场安全防护。眼前一辆白色新能源汽车撞上了花基,花基碰损较严重,而车子也因撞击过猛,车内安全气囊全部弹出,车主手部撞伤。

谢文滔小心引领车主到路旁安全点,查看车主伤势并询问事发情况。经过处警小组与车主一番了解,得知车主因一时走神操作不当,油门当刹车撞上了花基……

“我们联系了市政部门处理后续花基修缮事宜,车主报了保险,对我们的判定也表示同意。”在赶往下一宗案件的路上,谢文滔告诉笔者。

时间:10:20

地点:阳江市人民医院

现场:伤者被送医急救,双方来到现场

“被撞者现正在里面救治,初步估计腿部两处骨折。”接到案件的民警告诉处警小组。“我爸今年66岁,今天早上在沿江西路附近跑步,突然就被这台车撞倒了。”

经现场取证调查,发现车主属于无证驾驶,谢文滔立刻扣下涉事车辆,叮嘱车主要积极配合伤者医疗费用的赔付,并提示双方于次日到市区大队协调后续相关事宜。

在回大队的路上,笔者发现,陈振雄一路上不停地敲打着手机屏幕,通过手机与各宗事故的当事人、家属对话沟通。“有些案情较为复杂,或者涉及有人员伤亡的,不能使用快处快赔程序,我们就会通过工作手机发信息或者打电话与他们联系。”陈振雄说。

整个上午,不是在出警的路上,就是在协调处警中,处警小组耐心地跟每一宗事故的车主分析、讲解情况和后续跟进情况。笔者看见,手机信息几乎不停歇,电话也接踵而来,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腾不出……

处警小组在阳江市人民医院现场取证

时间:11:20

地点:交警支队市区大队交管股会议室

回到交警支队市区大队,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会。

“5分钟后马上集中会议室开会”,一声令下,市区大队交管股办案组的民警们迅速整理手头的案件材料,进行集体讨论研究。

“单车与助力车相撞,老人受伤跌倒在地。案发现场属于市政道路,双向通行是周边住户的习惯,现在主要问题是,判定单车是否属于违规逆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副大队长叶剑星主持研判会。看了大屏幕上一张张现场照片,办案民警纷纷发表了不同意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会议室里讨论的声音不绝,一宗宗疑难案件通过集体议案,得出公正的事故责任认定。在一般情况下,交管股民警对于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以及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案件要进行集体研究,认定事故责任。

据统计,去年交警支队市区大队共处警2万多宗,平均每天处警60多宗。如果碰到五一、国庆等假期,最高峰一天的案件高达115宗,每位民警、协管员工作强度都比较大。叶剑星打趣道:“队里年轻的民警,因为工作时间长,很多还单身。”

时间:15:00

地点:市交通事故人伤综合服务中心调解室

在调解室里,民警与交通事故当事双方进行调解结束后,又开始了走街串巷的紧密行程。

时间:15:30

地点:岗列中学对面便利店

侦查事件:一学生在辅道被过往车辆撞伤,车主逃逸。

时间:16:00

地点:阳江市三环路名扬广场

侦查事件:汽车停在停车场期间被剐蹭,寻找肇事者。

时间:17:00

地点: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路边

侦查事件:车主汽车停靠停车位期间被剐蹭,寻找肇事者。

“外出现场侦查,大多是找不到肇事车主的案件,需要我们现场取证,如调取周边监控、收集目击者口供等。”冯志杰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一级警长,从警已经31年了。

冯志杰带队现场侦查

日常,他坚持公正执法,保持人性关怀,在执法中显真情。很多被他带过的年轻民警,尤其佩服他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杰哥办案一丝不苟且平易近人,喜欢教导年轻人,对市区路况更是了如指掌。”协警宋德荣说。

长时间走下来,阳江市区各大街小巷、大道小路都记在冯志杰的脑海中,一说起路名,位置便脱口而出,成了阳江“活地图”。

接警、出警、勘查、走访……事故发生的随机性、接处警工作的紧迫性,工作时限的严格规定,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让他们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就是他们寻常的每天。

他们,不分日夜,不管刮多大风下多大雨,必须“随叫随到”;他们是“裁判员”,他们是“天平秤”,是这座城市交通安全的忠诚守护卫士,他们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交通事故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宗旨。

处警小组在名扬广场调取监控

【策划】谭国色 赵强

【撰文】巫雅柠

【通讯员】冯文贞

【视频/图片】谭林勇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