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大学生都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比起小学生应该更成熟一些。
而实际上,当他们踏入大学校园的大门,就像踏入了“返老还童”的时光机,可以瞬间忘记九年义务教育,变得比20后还幼稚。
对大学生来说刚刚好的小玩具
比如,当听到大学生在谈论骑行时,你以为他们说的是自行车,他们掏出的却是一把扭扭车。
所谓扭扭车,顾名思义,驱动全靠扭动方向盘,扭得速度越快,车就跑得越快。
一般来说,由于扭扭车的目标受众是5-10岁的儿童,尺寸设计都比较袖珍。
但这种连小学生都嫌幼稚的车,却让大学生们热血沸腾,一个个化身“车神”。
UP主@全能西瓜 在学校举办了一场扭扭车竞速赛,选手们全副武装,愣是把扭扭车玩出了极限运动的架势。
(温馨提醒:该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请勿轻易模仿,运动时记得戴好护具,避免受伤~)
只见裁判一声令下,一排大学生万箭齐发。
看似朴素的小车,丝毫不影响他们展示过人的车技,什么是压弯、什么是漂移,什么叫操作全在细节里。
大学生们玩进去了,网友们也看进去了。
只因1号选手抢拍了一秒,就被火眼金睛的场外裁判用弹幕提前罚下。
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被扭扭车比赛点燃了内心的中二之魂。
除了交通工具,当代大学生的娱乐生活,也彻底小学生化了。
你能想象到,这群生长于Z时代的年轻人,最喜欢的课余活动,竟然是跳房子和丢石子吗?
UP主@青年人大 在校园人行道上用胶带贴了一个简陋的“跳房子”。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大学生“诱捕器”。
一下课,路过的大学生像是感受到了某种“神秘召唤”,一个接一个地往里蹦。
有的人来来回回跳了好多次,有的和室友认真讨论了南北方跳房子规则的差异。
弹幕有网友说,按照规则,他们都跳错了,因为跳格子应该往返跳一轮才算跳完。
但是某种意义上,他们都又跳对了。因为不论怎么跳,都能纵身一跃进童年的回忆里。
假如校道上没有跳房子,没关系,几块石头也能让大学生开心很久。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接石子吗?把一把石子拿在手里,然后抛到空中再用手背接住,谁能接到的更多,谁就是赢家。
有网友见状,在评论区里说,“这哪里是鹅卵石,分明是一块能吸来快乐的吸铁石!”
曾在90年代流行的“扔沙包”,也被大学生重新捡了起来。
UP主@河蟹小丸子 曾转播过一次校园扔沙包大赛。
扔的人为一组,躲的人为一组,躲的人如果用手接住了沙包,就会给全组加一条“命”;如果扔出的沙包,被站在队伍另一端的队友接住,躲沙包的人就只能站住不动,任人“宰割”。
这规则让许多人直呼上瘾——除了体力,还需要智谋。打得准只是扔沙包的入门基础,能不能用假动作骗过人,才是进阶选手的分水岭。
只见白衣服同学在投掷沙包的一瞬间,突然改变了方向,沙包掠过紫色衣服,把黑衣服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
@河蟹小丸子 和朋友们,俨然已把这项课余活动,玩出了赛事的架势。
最近在大学生群体中最火的游戏,当属捉迷藏。
跟传统版本不一样,这届学生用上了科技buff——打开微信共享位置。
这个游戏由UP主@真的风车车 首创。游戏的玩法很简单,所有人要打开微信共享实时位置,然后根据在微信上掷出色子的点数,依次选出1-6号玩家。
1号玩家要抓2号玩家,2号玩家要抓3号玩家,以此类推。
每个人既要追逐自己的目标,又要躲避抓自己的人。
升级版的捉迷藏,一下从主要靠躲的静态游戏,变成主要靠跑的激烈拉扯,主打一个紧张刺激。
看到视频后,许多网友都跃跃欲试。
本来以为自己早就过了捉迷藏的年龄,但看到朋友们一起追逐打闹的快乐,青春期的DNA一下子就动了。
还有人在留言区感叹,自己已经毕业凑不齐这么多人,嫉妒得“后槽牙都碎了”。
所以,这群大学生怎么会这么幼稚?
有网友一语道破——
与其说大学生突然爱上了各种幼稚游戏,不如说他们终于迈入了一个可以认真对待“玩”这件事的年纪。
大家把自己塞进被套里,就可以群魔乱舞,又不怕“社死”了。
20出头的年纪,大概会变成青春最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你还没有考学的压力,也没经过社会的“催熟”。亲密的朋友都睡在上下铺,只要有一个人提出了什么好玩的主意,就会得到一个宿舍的一呼百应。
所以,大学生不是幼稚,而是他们知道,不犯点傻似乎都对不住这段欢乐的时光。
也许,最快乐的不是幼稚本身,而是有人陪你一起幼稚。
#今日话题#
你印象最深的童年游戏是什么?
你在大学都发生过哪些趣事?
欢迎评论区分享~
来源:哔哩哔哩
编辑: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