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博物馆一票难求
在北京,故宫、颐和园门票一抢而光
圆明园每天4万张门票也首次售罄
在广东,广东省博物馆进馆名额需要拼手速
广州博物馆和陈家祠外排起蛇形长队
南越王博物院更是深夜紧急发布公告
因人流压力暂时关闭墓室区域的参观
逛博物馆,正在变成一种时尚
也成为时下年轻人最流行的
“特种兵式”旅游的必经之地
粤博日均游客过万,“五一”假期博物馆迎打卡热
△“五一”假期第二天,这些年轻人这样“打卡”博物馆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五一”假期第二天(4月30日),全省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8%,较2019年增长6.5%;全省4A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64.2%;纳入监测的75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17.3万人次,同比增长76.8%。
其中,各地文化场馆在假期期间颇受欢迎,广东省博物馆和南越王博物院到馆人数过万,省立中山图书馆截至30日12:00,到馆人数高达3237人次,总流通约10123人次,约6522人次使用该馆数字图书馆线上服务。省文化馆线上线下服务46583人次。
广东省博物馆现场。
拉着行李箱直奔博物馆
网友“小管”在朋友圈“打趣”说:“五一”没堵在路上,却堵在了展厅里。
他所在的展厅就是广东省博物馆刚刚开放的《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特展的现场。
这场展览从4月28日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就备受关注,早鸟票一早售空。
广东省博物馆特展展厅内。
“时隔两年,我们再度迎来国外引进展,观众们也热情高涨。”展览策展人王婷很庆幸,经过整个策展团队的努力,展览能够在“五一”假期前如约与观众见面,希望给观众带来一场文艺之旅。
不仅是特展,整个广东省博物馆每天8000个参观名额早在一周前就被“秒空”,购买特展门票进馆的也有数千人。馆方统计,“五一”期间每天都有超万人进馆参观。
而这其中,年轻人无疑是“打卡”的主力军。早上9点开始,博物馆门口就排起了进馆的长队,不少大学生直接拉着行李箱从车站赶来,寄存柜前一溜儿的年轻面孔。
广东省博物馆行李寄存区人满为患。
“智能导览讲解器也快被租完了,零星剩下几十个。”现场的博物馆志愿者指了指一整面的讲解器,直言很难见到这么“壮观”的景象。
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器被租赁一空。
最近,各大网络平台上,许多大学生争相发布自己在24小时内玩转整座城市的旅游视频,主打“多、快、全”,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系列。很快,他们盯上了博物馆。
来自江西吉安的大一学生徐若鑫就是“特种兵式旅游”的一员。她和朋友一到广州就直奔广东省博物馆,下一站计划去南越王博物院、圣心大教堂、十三行博物馆……得知南越王博物院暂不开放墓室区域,她转念一想:“没关系,那我们就去王宫展区,之前都做好功课了。”
广东省博物馆展厅内。
“提前10天抢的特展学生票,我们是为了威廉·透纳的原作来的。”刚刚走出特展厅的大二湖南学生王雨虹和何悦还在回味展览的细节,首次到中国展出的油画《沉船浮标》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我们从湖南湘潭来到广州,因为对艺术特别感兴趣,所以安排了三天时间,接下来会去广东美术馆还有广州美术学院的美术馆。”
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
曾几何时,即使是节假日期间,博物馆也门可罗雀。清冷的展厅、“落寞”的文物,少有人问津。
在上世纪80、90年代,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刚刚落成之时,前来“打卡”的国内游客也并不算多。而如今,仅“五一”节假日首日,近万人的涌入让工作人员倍感意外。
博物馆火热的背后,隐藏着叙事方式的变迁。
近些年,在互联网和科技加持下,不仅更多博物馆选择了更亲民、更时尚的展览叙事方式和展陈形式,科技手段也让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变得“可触达”,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以前对博物馆更多是敬畏的心理,很怕自己看不懂,没文化,不敢走进来,但是现在展板、语音讲解都特别通俗易懂,可以反复看反复揣摩。”市民刘女士在退休后爱上了逛博物馆,一有时间就“泡”在博物馆里,笑称见证了博物馆的“网红逆袭”过程。
今天,博物馆正在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很多人愿意为了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陈家祠……博物馆集聚的广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品尝“一盅两件”之余,愿意沉下心在文物中感受两千年广州城的变迁和岭南文化的温润如玉。
广州博物馆。
据《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广东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数量高达82家,位居全国第二,广州就集聚了21家。
“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希望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曾玲玲如是说。
广东省博物馆展览现场。
为了迎接“五一”前来参观的游客,广东各大博物馆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琥珀盲盒——原石打磨体验”“岭南古陶器小作坊”“东方灵韵——琥珀雕刻技艺欣赏”“行走广州——重返十三行”等公教活动。记者注意到,博物馆内的咖啡馆也为游客供应文创蛋糕、展览文创咖啡等特色产品。
南越王博物院则在两个展区分别推出“汉风雅韵——制作螺细吊坠”“版画·滚章体验”“年华·花样——点石成画”等活动。广州博物馆推出沉浸式剧本杀、“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棋类桌游内测、“机杼成彩练 针线锦上花”植物香囊刺绣等特色活动……
博物馆温馨提醒:建议错峰出行
29日晚,记者从南越王博物院获悉,因“五一”假期首日迎来客流高峰,王墓展区游客承载量已到上限,两个展区的购票及入馆排队时间较长,为保证游客的参观体验,将从30日起关闭南越文王墓墓室区域。
南越王博物院公告
“太多人了,从门口一直排队到地铁口,几百米的距离,排了半小时才能进馆。”游客徐女士庆幸自己还是顺利参观到了博物馆。
29日南越王博物院迎来人流高峰↑
馆方表示,因线上访问量大,票务系统曾多次遇到故障。在未达参观人数上限前,观众可现场购票/领票(王墓展区限流8000人、王宫展区限流10000人)。据统计,29日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和王宫展区均接待游客超7000人次,均逼近临界值。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博物馆已经成为众多游客来到广州的“打卡”热门地。早在一周前,广东省博物馆“五一”节假期期间的门票就已经被预约一空,其中刚刚开放的《绽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特展早鸟票售空,目前近两日的特展门票也已经售空。
广东省博物馆特展展厅内人头攒动
湖北游客阮女士告诉记者,从一周前她就开始留意广东省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天名额都是秒空。“为了能够进馆参观,我抢到了维多利亚特展的门票,可以免去预约门票的手续。”她分享了自己的博物馆抢票心得。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迎来大量游客
在广州博物馆,古老的镇海楼也迎来了2400人的参观游客。目前,馆内正在展出常设展览以及《色丝绣艳——广州博物馆藏花鸟织绣展》,并在29日晚推出了沉浸式剧本杀《决战观音山》,名额同样被秒空。
29日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
小南提醒,观众可以留意各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捡漏”进馆名额。“五一”未完待续,博物馆里不见不散。
五一节假日刚刚拉开帷幕,广州的这些博物馆,你会推荐去哪个呢?(可多选) 广东省博物馆 南越王博物院 广州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南汉二陵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 广州海事博物馆 其他 提交
【记者】黄堃媛
【摄影/摄像】张迪 董天健
【剪辑】龙达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