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梅:尽己所能,谁都有机会成劳模|劳模风采

南方⁺ 记者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近日,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部总监米雪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是米雪梅来到中山的第26年。1997年,米雪梅从甘肃老家来到中山。人人都有梦想。米雪梅在家学习过裁剪,到中山后想进入服装厂做一名普通工人,却因不懂操作带电的缝纫机,没有如愿进入车间。

米雪梅。 

米雪梅。 

为了能安定下来,她在一家台资企业做起了保安。凭着不服输的性格,她专门花50元学了电动缝纫机。在这家企业没多久,米雪梅就被调去车间做了统计员。当时的厂长欣赏米雪梅的勤奋,把米雪梅升迁成了厂长助理。米雪梅每天在车间里穿梭,和员工们拉家常,边看边学习。她说:“时间久了,工厂里的工序、流程,我都了然于心。”这家台资企业后面因经营不善倒闭。米雪梅又进入了一家主营牛仔裤的公司。

2003年,霞湖世家建厂后大量招工,米雪梅想做回和衣服打交道的老本行,来到霞湖世家做起了现场质检员和跟单员。因为工作做得认真扎实,对衣服的结构工艺也颇有了解,米雪梅被调去了厂内的开发部门。“其实,每一个岗位,都是为下一个岗位积累经验做准备的。”米雪梅说,此前在做厂长助理时她学会了用电脑,进入开发部门后,又自学了画图,为之后做工艺转换工作奠定了基础。

梅花香自苦寒来。做工艺转换师一年后,米雪梅又担任了霞湖世家的品控主管。“我没做过管理,不知道管理怎么做。但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把自己管理的东西做好。”厂里各部门的职责在初期划分较为混乱。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部门,米雪梅专门开会说明。尽管生产部有很大的意见,她依旧顶着压力,将部门工作进行明确划分。她在品控部门一做就是三年,当时整个工厂的产品品控工作都由米雪梅主管,部门最多时达到200多人。

从基层做起,她做过保安、质检员、跟单员、工艺转换师、品控主管、业务部经理。在这些部门,米雪梅总是带领同事们冲锋陷阵在一线,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客服部总监。

米雪梅在车间和员工交流服装生产情况。 

米雪梅在车间和员工交流服装生产情况。 

“回头看自己这一路是怎样走来的,如果我没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我也许记不起自己有过这么多的岗位经历。”米雪梅说,自己只是千万外来务工人员中被选中的幸运儿。

米雪梅表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做任何事都不会一成不变。我会想办法创新,改良方法。”米雪梅表示,没有人设定哪个岗位该做成什么样才算合格,但她自己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将工作当成自己该做好的事,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

因为自己没读过什么书,米雪梅很希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入读公办学校。早期,由于老家没有人帮米雪梅照顾孩子,她的小孩一直都是自己带在身边。中山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通过积分政策入读公办学校时,她的孩子成为较早一批享受该福利的学生。这件事深深点醒了她。在2013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后,米雪梅呼吁,一个企业想在地方稳定发展,首先要有稳定的员工。而要稳定的员工,就要先稳定他们的小孩。米雪梅希望未来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办教育,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山市妇联兼职副主席,现在米雪梅除了日常的公司工作外,还要抽时间参加各种调研与活动会议。米雪梅笑着说,自己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视野有所拓宽。

“人这一辈子只有3万多天,说起来很短。但如果能把这3万多天活得更有意义,学习更多知识,做好该做的工作,谁都有机会成为员工里的劳模。”对于米雪梅而言,自己所获得的荣誉越多,压力也越大,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荣誉既是表彰也是鞭策,这是双向的。”米雪梅认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自己的表彰,更是对中山所有在岗位上努力奋斗的员工的肯定。

“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山在改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个税、家政服务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我深切体会到,中山非常用心地为我们市民创造更多福祉。”未来,米雪梅希望能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扎根中山,努力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方+记者】廖冰莹

【摄影】叶志文

【实习生】叶紫潇

编辑 卢子衡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