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最潮”劳动者!长安这场游园体验火了

欢乐长安
+订阅

  组装智能手表、配药、造纸、石磨豆浆……学生们排队围观、沉浸式体验,劳动热情高涨。4月28日上午,长安镇劳动教育“最潮”游园体验活动在中心小学举行,学生们化身技术人员、中药师、手艺人等角色,打卡体验,争当“最潮”劳动者。

  通话、拍照、卫星定位……如今,小小智能手表功能强大。在游园体验活动现场,由长安镇中心小学带来的最潮“手表智造工厂” 项目吸引不少学生前来体验和围观,学生化身为产品设计师和研发人员,模拟智能手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并现场体验组装智能手表。

  “原来智能手表里面有这么多零件,我要先了解每个零件的位置,然后开始再拼装,参加这个活动特别开心。”学生范苇杰说。

  长安镇中心小学老师林源表示,学生们通过手表的组装,了解整个手表的构造组成,学习科学原理,同时享受科技带给他们的快乐。

  现场不时传来阵阵中药味,原来这是长安镇金沙小学带来的最潮“中药香囊巧制作”体验项目,苍术、大黄、羌活、柴胡、细辛、吴茱萸等六味中药已经被磨成粉末,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每味中药称重6克,然后混合搅拌均匀,装进纱袋,并捆绑好,一个具有预防流感功效的中药香囊便制作完成了。

  “通过活动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中草药,学习他们的搭配知识,并且弘扬中医药文化,非常有意思。”学生鲜毓辰说。

  长安镇金沙小学老师刘春华表示,学生们在感受中药香囊制作乐趣的同时,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甜蜜蜜”的劳动体验吸引了学生们围观、尝试。长安镇实验小学带来的最潮“糖画”体验项目人头攒动,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起糖笔画出花朵、动物形状等作品。糖画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备受人们喜爱的工艺食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次用糖笔画了一朵花,过程很有趣,通过自己劳动得到一个食物糖画,心里甜甜的。”学生曹俊谦说。

  与此同时,长安实验中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乌沙小学、中山小学、厦岗小学等也带来了最潮“劳动者”“造纸术”“小木匠”“创意水培”“‘豆’你玩”等20多个劳动体验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融科学性、趣味性和传统劳动文化于一体,学生凭“积分卡”参与各项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挑战成功之后进行打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传承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 记者/李华文、李雄伟

■ 摄影/麦伟强、孙晓彬

■ 播报/王远飞

■ 编辑/谢志坚

■ 编审/王爱仪

■ 出品/长安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