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百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坚持引进技术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医院学科人才培养、专业提升、科技创新、临床教学方面的把关定向和帮带指导作用,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日,我院迎来肿瘤科、骨伤科及产科多名实力大咖加盟!他们的到来,将进一步增强医院专科医疗实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小编为您推介肿瘤科专家林洁涛医学博士。
林洁涛
肿瘤科
医学博士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系林丽珠教授团队骨干成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包括SCI)20余篇。参编书籍四部,其中副主编两部。以参与者身份荣获202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荣获首届“华菁杯”临床循证研究方案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参与编写《肺癌中西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癌症相关性疲乏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参与院内制剂“金花解毒搽剂”的研发。
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
擅长: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及妇科肿瘤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使用中医方法处理癌性疼痛、癌因性疲乏及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下午
案列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肿瘤明显退缩
81岁的王伯,有长期吸烟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多年,因“咳嗽气促加重4月”在外院发现了肺部肿瘤。随后就诊时查PET/CT发现:(左肺下叶背段)周围型肺癌,已向四周扩散转移,穿刺病理提示为(肺)鳞癌。
由于王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差,家属拒绝了化疗或放疗,林洁涛专家团队为他量身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药给予益气健脾,化痰散结的方药,西医治疗给予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复查CT发现肿瘤明显退缩,在规律的治疗后,肿瘤得到明显控制,特别是左肺下叶的肿瘤基本消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保持着良好的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由于脏腑功能衰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果患有恶性肿瘤,治疗上通常是十分棘手的。此时发挥中医药优势,扶正为主,攻邪为辅,再结合少量低毒性的西医治疗方案,可以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案列二:中西医结合快速控制晚期宫颈癌
42岁的李女士,因“阴道不规则出血8个月”来诊,外院检查考虑鳞状细胞癌。经PET-CT检查,诊断明确为宫颈癌并全身多发转移(IV期)。
根据病情,林洁涛专家团队为其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医以清热利湿,化瘀散结的原则拟方,西医则以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
经1个疗程治疗,患者阴道出血停止。经6个疗程治疗,再次复查PET/CT显示全身肿瘤病灶处于抑制状态,达到临床缓解。现在李女士身体没有不适,状如常人。
案列三:中西医结合为肿瘤患者保住膀胱
“如果要做手术,我们就不过来找你们了......”一个病人家属含泪说着诉求。
45岁的吴女士被确诊为膀胱恶性肿瘤,肿瘤大小约2.8*2.5*2.8,位于膀胱右后壁,已侵犯膀胱外壁浆膜层。
根据指南标准的治疗方案需做根治性手术切除,但术后会在腹壁上留置尿道造瘘,并需外接尿袋。吴女士无法接受术后需长期带尿袋生活,遂来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根据吴女士病情,林洁涛专家团队辨证给予中医药治疗,同时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可喜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规律复查CT发现肿块进行性缩小。随后实施膀胱内残余肿瘤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切除的肿瘤已经完全坏死,没有肿瘤细胞残留。
林洁涛博士继续使用中医药治疗预防肿瘤复发。吴女士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癌得到了根治,同时也保住了膀胱。如今患者没有什么何不适,正常地生活,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案列四:中医药有效控制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EGFR-TKI是治疗肺癌中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据报道,不同EGFR-TKI发生皮疹/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为15.5%-89.1%,其中≥3级的发生率1%-16.2%;而甲沟炎的发生率4%-56.8%,≥3级的发生率0-11.4%。EGFR-TKI带来的皮肤毒性带一直困扰着患者。
55岁陈女士,诊断为右肺腺癌多发转移(IV期)。基因检测提示:EGFR p.L858R突变。患者虽然在口服二代的EGFR-TKI阿法替尼治疗后肿瘤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服药10天左右就出现了面部及胸背部皮疹,主要以丘疹、脓疱、结痂和红斑为主,并逐渐加重。林洁涛专家团队给予患者中医药外敷治疗。经过2周治疗后,陈女士脸上丘疹、脓疱、结痂基本消退,仅剩下少许颜色偏暗的红斑。为方便患者使用,在林丽珠教授的带领下,专家团队将该方药研制成了院内制剂“金花解毒搽剂”。
此外,中医药在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如呕吐、骨髓抑制、疲劳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林洁涛博士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是一种积极和高效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病情,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肿瘤科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肿瘤科,于2018年09月01日正式成立。广中医一附院肿瘤中心负责人曹洋为科室学术主任,由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曹杰智任科主任,广中医一附院肿瘤中心众多专家组成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团队,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室主任曹杰智擅长对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实质性脏器细针穿刺活检、各种体腔穿刺引流、实体肿瘤的微波消融术以及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等;医生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0%,专业基础扎实,能对实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进行规范的诊疗。目前科室能开展恶性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治疗、体外高频热疗、微波消融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2021年7月,广中医一附院的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肿瘤)在我院同步设立,进一步推动总院肿瘤中心的人才、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科,逐步提升我科医疗技术水平。
目前科室承担市卫健委课题一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一项,科室成员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依托广中医一附院雄厚的专科实力,在总院肿瘤中心专家下沉帮扶下,我科在业务开展、学术科研、服务质量等方面得到大力发展,正朝着创建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这一目标大步前进。
咨询电话:020-86451375
咨询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肿瘤科专家风采
曹杰智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肿瘤科主任。外科学硕士,普外科主任医师,广州市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中医师承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近年专注于研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结直肠癌的诊治,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项。
擅长:手术治疗胃肠道、甲状腺、乳腺肿瘤,以及微创介入诊治恶性肿瘤技术,对外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有较丰富的经验。
林洁涛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系林丽珠教授团队骨干成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包括SCI)20余篇。参编书籍四部,其中副主编两部。以参与者身份荣获202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荣获首届“华菁杯”临床循证研究方案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参与编写《肺癌中西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癌症相关性疲乏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参与院内制剂“金花解毒搽剂”的研发。
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
擅长: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及妇科肿瘤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使用中医方法处理癌性疼痛、癌因性疲乏及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下午
何思敏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学临床学位。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弟子吴伟康教授及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曾跟从黎静教授学习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参与省中管局课题一项,主持市卫健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肺癌、肠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结节疾病等良恶性肿瘤的中医药、康复及综合治疗;失眠、胃痛等内科中医药治疗。
廖红珠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擅长:消化道肿瘤、肺部肿瘤、泌尿系肿瘤等疾病的中医治疗。
廖永媚
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委会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巾英分会委员、白云区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结节的中西医治疗及恶性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等。
沈曼娜
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方向,曾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
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的中西医诊治及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治。
END
图文 | 肿瘤科
编辑 | 庄梦
复核 | 范利华、何玉妹
责编 | 潘玉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