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推荐|“五一”逛广东,假期指南来了

南方新闻网
+订阅

五一来临

整理了广东近期文艺活动

在广东的市民、游客

请查收这份假期指南

大家一起快乐过节

一起打卡!广州近代中轴线(中段)

第27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宝镜风华——馆藏铜镜展

五一档电影《检察风云》

电视剧《谯国夫人》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

关注

广州近代中轴线的中段部分开始于西湖花市,结束于南朝街。这一段路程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就是“合族祠书院”。中段的路线途经过西湖花市、药洲遗址、何氏书市、庐江书院(岭南金融博物馆)、曾家祠(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濂溪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广州公社旧址、广东华侨中学、社会主义学院(千顷书院)、青云书院、盐运西、陈残云、秦牧旧址、书坊街、魁巷新街、南朝街。走完这一段,你会发现广州有太多的惊喜等待我们去发现。

“五一”期间,广州文旅系统将推出600多项文化旅游活动,开展景区系列活动、文艺演出、文博展览和形式多样的惠民措施,让市民游客体验初夏花城的无穷魅力。

《检察风云》是国内首部检察官视角的罪案电影,也是执导过《无间道》《窃听风云》等系列电影的导演麦兆辉在内地的第二部电影。《检察风云》上映前,导演麦兆辉接受南方网专访,就影片看点、演员表现等分享自己的看法。

由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出品,朱榆林编剧、陈健执导、叶璇、任重主演的35集古装传奇电视剧《谯国夫人》于4月27日起登陆CCTV8频道,每晚9:30两集连播(周日单集)。剧集讲述冼夫人一生矢志于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故事。

谈起《灌篮高手》,可以说是大多数80、90后心中美好的青春记忆。随着电影版《灌篮高手》的热映,市场票房一路高走,在高票房的背后不是单纯地靠众多观众的青春记忆,电影给粉丝的不止有情怀。

活动

本届艺术博览会的场地规模超过10000平方米,分为六大主题展区,将吸引一千多位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参展,超过1万件艺术作品在现场展出。期间还将有多个重量级展览,包括齐白石、张大千、黄永玉、许钦松等艺术名家的作品展。

时间:2023年5月1日至5月4日

地点: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

此次2023光明非遗艺术节主要设置四大主题活动板块,活动现场不仅有本土民间大师进行麒麟舞、粤剧、民歌等非遗节目表演,也有茶艺、糖人以及书法、烙画、剪纸、刺绣等10余个非遗体验摊位、20多个非遗文创产品交流摊位,还有非遗特色美食可供品尝。

时间:2023年4月28日至5月3日

地点:深圳光明区公明广场

展览

“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的纹饰专题展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资料整理成果系列展览之一,首次集中展示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器物代表性纹饰。“印纹悠古”“花叶婆娑”“盛世雕饰”“百花齐放”“花花世界”五个部分,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纹饰艺术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

时间:2023年4月26日至2023年7月16日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铜镜是中国起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制品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宝镜风华——馆藏铜镜展以馆藏200件铜镜以及相关实物资料为依托,使观众领略汉镜的奇诡鼎盛,唐镜的瑰丽多姿,宋镜的商业气息,明镜的返璞归真,展现镜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人们的精神载体。

时间:2023年4月20日至8月20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流动的文脉——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选取2022年10月份新公布的48个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心口相传”“刚柔相济”“妙手生花”“匠心独具”“炊金馔玉”五部分,分别展示了传统体育与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与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美食等200余件非遗精品佳作。

时间:2023年4月25日至7月25日

地点:广州塔首层环形展廊

苏绣有着 20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刺绣艺术的代表,凝聚了中国人的精神情感和审美追求。此次苏绣艺术文献展分为四个板块,以时间为序展出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各个时期的苏绣艺术精品力作、珍贵的绣谱、绣稿以及文献资料150余件。

时间:展览持续至6月初(逢周一闭馆)

地点:深圳博物馆 古代艺术馆

以天为盘,以星做子。“瞰世界”——卫星遥感艺术展通过科技+科普+艺术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又神秘的宇宙世界,引领观众跳脱地球,在宇宙中从卫星的视角观察地球,观测别样地球之美,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拥抱宇宙的绝妙与奥秘。

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6月15日

地点:深圳中洲湾C Future City

“晋国六百年——山西文物精华展”亮相深圳南山博物馆,通过精选山西博物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收藏的159件(套)展品,娓娓道出泱泱晋国600多年的历史。展览以“河汾骄子”“争霸春秋”“余烈三晋”三个单元,带领观众回望在六百年兴衰风雨中雄图霸业、纵横天下的诸侯国——晋国。

时间:2023年4月21日至7月23日

地点:深圳南山博物馆

“荟萃交融——龟兹石窟壁画里的古丝绸之路民俗风尚”艺术展通过精选的39幅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代表作品,以及部分库车近现代民俗实物展品,构成了历史记忆、赓续传承的龟兹艺术历史文化脉络。

时间:2023年3月16日至5月7日

地点:中山市博物馆

今年是赵孟頫逝世701周年,广东岭南美术馆联手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策划举办“千载流光——赵孟頫书法碑拓展”。展览展出赵孟頫碑拓作品共74种、183件,其中的碑拓珍品多为1949年前拓制,拓工精良。碑文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历史、经济、文化、风俗民情等,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有的原碑已不存世,仅存拓本,弥足珍贵。

时间:2023年4月7日至5月21日

地点:东莞岭南美术馆

演出

瓦格纳的歌剧一向被认为难度大,艺术成就高,歌剧院都以演出其歌剧为荣。此次是瓦格纳作品首度在广州上演,而《漂泊的荷兰人》正是瓦格纳歌剧的入门首选。这次广州大剧院上演的版本,是由上海歌剧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剧院联合制作。

时间:2023年5月5日至7日

地点:广州大剧院

该剧由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改编,由演员郝蕾、马天宇强强联手,分别饰演剧中的金家姐弟两人。此番出演舞台剧《寄生虫》,郝蕾将饰演金家女儿“金基婷”一角,她用一种举重若轻、不动声色的方法处理角色,表现出了久经沙场的实力演员内心强大的自信。马天宇则是首次挑战舞台剧作品。

时间:2023年4月29日至5月1日

地点:广州大剧院

话剧《大道》以一个人的成长传记为线索,折射出一个通信科技企业的诞生、发展与未来,探寻个人与民族、企业发展与国家强大之间的深刻关系。超大舞台融合多媒体技术,科技感带来现代简练的视觉新体验。

时间:2023年5月4日至5月7日

地点:广州十三号剧院

笑果脱口秀PLUS已演出过上千场,6位演员会带着成熟的内容与大家见面。每人将出演10-15分钟左右,正常表演时长约90分钟 。相信将会带给你90分钟扎实的快乐。

时间:2023年5月3日

地点:深圳华夏艺术中心 南山区华侨城光侨街1号

本剧改编自郑执同名小说《霹雳》,本篇小说收录于第四届宝珀文学奖入围小说集《仙症》中。该舞台剧版本由睡不好工作室的两位女性创始人——毕业于台湾大学的导演何齐及编剧胡璇艺联合打造。

时间:2023年5月2日至3日

地点:深圳万象剧场

青鸾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瑞鸟,《青鸾》民族室内乐版本用富有民族色彩的和声和节奏,结合钢琴独有的高贵而华丽的音色,在乐队不断的渲染烘托和推演对比中,吟诵了青鸾的矢志不渝的刚毅和执着。

时间:2023年5月6日 19:30

地点:佛山琼花大剧院

“关氏兄弟”高能双线探案,悬念迭起、反转不断!人气超高的经典IP、突破传统的叙事风格,“白夜专属”的音乐旋律呈现了令人惊喜的视听盛筵。

时间:2023年5月12日至13日

地点:佛山琼花大剧院

阅读

《山海经》

中信出版社

市场上首部传统丹青版《山海经》(插图珍藏版),以全新的注释与绘画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山海经》中瑰丽、浪漫的景象。《山海经》原本是有图的,但古图在汉代就已经失落,现在能看到的明清刻本插图都是后人根据书中记载重绘的,跟古图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一版的《山海经》首先在图像上试图发掘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方式,以市面上从未有过的风格重现古山海图。

《莱博维茨的赞歌》

北京日报出版社

这部小说最初发行于1960年,并于1961年荣获世界科幻领域最高奖——雨果奖,这也是作家小沃尔特•M.米勒一生出版的唯一一本书,之后再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毁灭——重生——毁灭的轮回史诗,赞美了人类渴求知识、渴望文明的伟大精神。

来源:南方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