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赚?谁巨亏?15家农药企业年报汇总亏?

农财宝典
+订阅

截止2023年4月27日,农药企业上市公司相继披露2022年业绩公告,其中15家企业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净利润最高达50亿-60亿元,有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蓝丰生化2022年业绩亏损3.2亿元。

上述数据根据企业2022年年报(预报)整理

一、安道麦: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87.17%

近日,安道麦发布业绩公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增长287.17%;营业收入373.82亿元,同比增长20.44%。公司2022全年销售额达到55.7亿美元,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全年销售额实现增长说明市场对植保产品的需求强劲,巴西与中国带动了整体业务的增长。

二、联化科技:营收近80亿元,净利同比增长121%

联化科技4月22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5亿元,同比增长19.41%;实现归母净利6.97亿元,同比增长120.93%。联化科技主营工业业务为精细化工和设备与工程服务,精细化工业务分为植保、医药和功能化学品三大板块。

2022年以来,随着全球对植保产品需求的增加,公司商业化产品订单充裕,销售额稳步上升;除了传统的农化产品外,公司积极拓展在“生物化学”植保领域的合作,已有一系列项目进入产品孵化管道。在新技术研究方面,公司继续投入在连续化工艺上的研究,从而优化工艺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已成功商业化若干个采用连续化工艺的产品,同时继续加强绿色硝化、氟化、加氢和酶催化的研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三、先达股份: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114.90%

4月25日,先达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31.26亿元(首次突破30亿),同比增长4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114.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178.94%。

信息显示,先达股份主要从事安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原药及相关农药制剂、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烯草酮产品主要应用于大豆、油菜等多种阔叶类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

近三年,公司在全球市场和登记布局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已经进入了收获阶段。在欧盟、英国、澳洲、巴西、阿根廷等市场,烯草酮、咪草烟、异噁草松、烯酰吗啉等原药及其制剂已陆续获得自主登记,已经开展了与客户的登记授权和商务合作。同时,2,4-滴丁酸、氟吡酰草胺和吡草醚等产品在全球主要市场的自主登记和支持客户登记布局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将在2023年陆续获批并实现商务合作。

4月25日,先达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将在本部工厂新建年产5000吨烯草酮原药项目,近一步巩固公司在烯草酮产品领域的产能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江山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加125.91%

4月17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49亿元,同比增长28.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4亿元,同比增长125.91%。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从事以除草剂、杀虫剂为主的农药产品,以特种化学品、化工中间体、氯碱、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品,以及热电联产蒸汽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受益于农化行业的景气,稳步推进战略事项落地,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和经营利润双丰收。

五、ST红太阳:2022年预计盈利8.3亿元-10.3亿元

1月30日晚间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8.3亿元-10.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7.44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8.5亿元-10.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53亿元。

红太阳公司是一家专注绿色农药、动物营养和上下游一体的“三药”中间体科研制造为主业的、以国际贸易、农资连锁、农村云商为市场支撑的全球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命科学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三大”绿色农药产业链优势,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强链优链”,实现了原有产品降本增效及稳定生产,同时取得了敌草快二氯盐、氯虫苯甲酰胺、L-草铵1膦、草铵膦等新产品链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创新、整合资源”,实现了市场开拓及保障供应,主要产品销量、价格、毛利率水平同比上年大幅上涨,全面提升公司效益。

六、贝斯美:净利同比增长171.15%,二甲戊灵原药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日,贝斯美披露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44.91%;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71.1%;扣非后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71.15%。

2022年报显示,贝斯美去年整体产销情况良好,订单饱满,主要产品的定价有所上升,公司进一步巩固了二甲戊灵原药等核心产品在行业内的龙头优势地位。

资料显示,贝斯美是一家主要经营环保、高效、低毒农药二甲戊灵的原药、中间体、制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仅有的具备二甲戊灵原药、中间体、制剂全产业链生产研发能力的细分龙头企业。

根据农药协会估算,全球的二甲戊灵原药需求量超过4万吨/年,目前产能约为4万吨/年,供需紧平衡;根据IFIND数据,2021年及之前,二甲戊灵价格中枢为5万元/吨,进入2022年后,二甲戊灵价格提高到6.5万元/吨,涨幅30%。

七、颖泰生物:农药产品刚性需求旺盛,2022年归母净利同比增超120%

3月31日,颖泰生物披露了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61亿元,同比增长9.90%;归母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121.93%。

据了解,颖泰生物主营业务为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GLP登记注册技术服务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

针对业绩变动,颖泰生物表示,2022年,受彼时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极端气候影响,粮食安全依旧是全球战略关注重点,加之农药产品的刚性需求及海外开工不足导致的出口需求旺盛,国内农化行业进入景气时期。在此背景下,公司产品销售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业绩大幅上升,加之联营单位盈利水平提高,归属于公司的投资收益相应增加。

八、利尔化学:2022年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69%

近日,利尔化学披露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利尔化学实现营业收入101.36亿元,同比增长56.08%;实现归母净利18.12亿元,同比增长69.01%。这已是利尔化学连续第三年实现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增长。

利尔化学表示,2022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克服国内疫情反复、高温限电限产和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积极开拓市场,稳定供应链,有效组织生产。

受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价格同比上涨等原因,全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101.36 亿元,同比增长 56.0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8.12 亿元,同比增长 69.01%,均创历史新高。

九、诺普信:2022年度净利润约3.28亿元 同比增加7.56%

4月26日,诺普信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显示,2022年,诺普信实现营收 42.65亿元,同比下降5.23%;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7.56%。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42.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19%,资产负债率为56.32%。

2023年4月27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普信”)发布了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的公告,“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拟变更为“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诺普信开始布局种植业,其中蓝莓业务在全资子公司光筑农业集团旗下,按蓝莓种植地域划分为四家旗舰公司,分别管理云南红河、文山、普洱、保山四大基地集群的蓝莓业务。目前,云南蓝莓包括在建基地共有34个基地,按照业务类别可分为建设园、生长园、产后运营三大部分。公司第三批建园马上进入完工阶段,将累计完成定植建园超2万亩(包含已投产面积)。

同时,诺普信还种植火龙果、澳洲坚果、黄金百香果等。2023年燕窝果到了试产阶段,明年会逐渐投产。

十、扬农化工: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82%

3月20日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8.11亿元,同比增长33.52%;归母净利润17.94亿元,同比增长46.82%;扣非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69.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亿元,同比增长46.10%。

扬农化工在年报中表示,2022 年在俄乌冲突与极端天气影响下,国际粮食价格高涨,主要国家农户种植意愿与收益提升,巴西等南美国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带动植保产品投入增加,农药行业延续了2021年四季度以来的高景气。营业收入增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主要农药产品平均价格高于上年同期,另一方面是子公司项目全面达产,产能增加,产销顺畅,致收入增长。

十一、广信股份:年度净利润为23.16亿元,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

4月24日,广信股份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0.62亿元,同比增长6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6亿元,同比增长56.53%。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新项目建设进度,并完成了并购辽宁世星药化交割,全力落实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公司20万吨/年对(邻)硝基氯化苯第二条生产线(10万吨/年)顺利投产,丰富了公司产品种类,对(邻)硝基氯化苯、对氨基苯酚、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草甘膦、敌草隆等产品销售平稳有序。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满足国内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拓展上下游市场,进一步发挥了公司一体化产业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准确把握市场机遇,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主动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市场,有效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公司主要产品价格虽较去年最高点有所回调,但是主要产品在报告期内的均价和盈利均好于去年同期。

十二、利民股份:2022年营业收入约50.16亿元

4月19日,利民股份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6,359,901.99元,同比增长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041,688.29元,同比下滑28.63%。

报告期内,公司大型项目陆续建设完成:4月,利民化学年产12,000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7月,新威远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10月,威远生化5,000吨草铵膦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为扩展公司已有优势品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产品优势,拟投资建设植保产品系列技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苯醚甲环唑原药1,100吨,乙膦酸钠水剂5,000吨,代森铵水剂2,000吨,环磺酮原药500吨,硝磺草酮原药1,000吨,代森锌原药3,000吨及系列副产品的生产能力。

十三、国光股份:2022年营收同比增加21.34%

国光股份4月17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营业收入约16.48亿元,同比增加2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4亿元,同比减少44.9%。

据报告称,2022年公司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聚焦经营计划、抢抓市场机遇、专注业务发展,继续提升公司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中的竞争力、扩大在渠道和终端用户中的品牌影响力。一方面,投资控股了行业内具有较强原药研发生产能力的鹤壁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坚持调节剂、调控技术、调控方案的″三调″定位,坚持突出技术服务的核心作用,整合品牌资源,努力克服困难,营业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

十四、美邦股份:2022年净利1.45亿,着重推进2个重点项目建设

美邦股份4月19日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7.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5.38%。

报告期内,公司有力推进2个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在渭南经开区蒲城新材料聚集区启动汤普森年产30000吨新型绿色农药制剂和水溶肥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按计划实施中;二是在渭南经开区蒲城新材料聚集区启动诺正生物年产20000吨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向上游农药原药产业链布局,新增高效绿色杀虫剂、杀菌剂原药产能,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取得项目备案、环评、能评批文等手续。

十五、蓝丰生化:2022年亏损3.21亿元

2023年4月27日,蓝丰生化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显示,2022年,蓝丰生化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0.09%;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4.71%。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 钱普贵

编辑丨农财君

审核丨叶凤林

声明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